浙大教授博士论文涉剽窃被暂停教学
一、事件概述
王超,一位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法学博士的人士,其2010年的论文被揭露存在剽窃行为。经法院查明,其论文中的大量内容与黄阳阳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未发表论文草稿存在惊人的相似度。这一事件的核心事实已然明朗。
浙江大学,作为王超的任教单位,于2022年7月1 修得严谨其声,暂停了王超的教学工作,并开始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与此他的个人教师主页也被迅速撤下。这一事件对王超的职业生涯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城市大学在事件曝光之初,就已经将王超的博士论文从其官网撤下。对于是否撤销其博士学位,该大学至今尚未有明确表态。黄阳阳表示,如果王超能及早承认错误并删除相关内容,或许能避免这场长达十余年的纠纷。
二、争议焦点
王超的剽窃行为发生在其入职浙江大学之前,对于浙江大学是否需要对其过去的学术行为负责,各方存在严重分歧。黄阳阳强烈主张王超已失去教师的资格,应调离教师岗位。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城市大学对于是否撤销王超的博士学位尚未有明确态度,这也给浙江大学的后续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有分析认为,考虑到王超在校内担任副院长等职务,浙江大学可能会选择不从重处理,直接解聘的可能性较低。
三、事件的社会影响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对一个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揭露,更是引发了社会对学术诚信制度执行力的广泛讨论。浙江大学在处理此事时强调“依法依规处理”,但至今尚未公布最终的处理结果。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发布的学术诚信教育材料显示,该大学正在持续加强学术不端案例的警示教育,以此来警示更多的学者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这一事件无疑给学术界敲响了警钟,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希望在未来,学术界能更加珍视诚信,坚守道德底线,共同维护学术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