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乱世如麻
机器人技术 2025-04-11 10:55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那年乱世如麻”这一网络流行语,在2017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期广泛传播,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纪念与和平祈愿。
一、溯源与背景
这幅让人动容的漫画,出自朱彦之手。他创作了一幅对比漫画,将1937年的战火废墟中的女孩与2017年的和平现代女孩隔空相对。两者之间的对比强烈,中间配文“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这幅漫画于国家公祭日当天被大量转发,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内容。
二、传播与回响
“那年乱世如麻”这一词句,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纪念的视觉化表达,迅速成为公祭日期间的标志性传播内容。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转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者朱彦曾公开表示“漫画版权属于全体中国人”,这一举动进一步强化了其公共属性与社会意义。
三、社会评价与意义
这幅漫画及其配文,触动了无数网友的情感。他们评价称“画面走心”“鼻子一酸”,认为其直观呈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铭记历史。该作品被纳入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鲜明的反差画面,传递出“和平不易,吾辈自强”的理念。
四、衍生与传承
除了原漫画外,同期还出现了许多纪念文案,如“山河仍在,国泰民安”“若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等,均以对话历史、告慰先烈的形式出现。这些文案都延伸了“那年乱世如麻”这一主题。截至2025年,这一短语仍被用于国家公祭日宣传,成为历史记忆传承的符号之一。
“那年乱世如麻”这一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句简单的网络用语,更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对和平的祈愿,对先烈的缅怀。它跨越了时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每一个转发、每一次提及,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
上一篇:高铁时间查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