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
机器人技术 2025-04-11 10:08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一、诗篇全貌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关于离别的生动画面。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对离别的无尽哀伤。诗的全文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作者与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生活在约813至858年,是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深沉、富有象征性。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基于李商隐个人的政治失意或人生际遇。在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下,李商隐的生活充满了艰难和挑战,他的诗歌常常寄托着个人的身世之叹。
三、诗句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的两个“难”字强烈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而“东风无力百花残”则既描绘了暮春的凋零之景,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力与哀婉。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春蚕和蜡烛的比喻,表达了至死不渝的深情和奉献精神。“丝”字谐音“思”,更增添了诗句的抒彩。
后两联则通过描绘“晓镜愁鬓改”和“夜吟月光寒”,进一步展现了相思之苦。尾联则借助“蓬山”和“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渺茫中的希望。
四、文学地位与特色
李商隐的这首诗被誉为后世无题诗的典范,对爱情诗和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语言秾丽深沉,情感缠绵悱恻,通过情景交融、谐音双关等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
五、对比延伸
与李煜的“别时容易见时难”相比,李商隐的这句诗更强调了“别”的双重艰难,情感层次更为复杂。李商隐的诗更深入地挖掘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情,使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沉。
上一篇:高脚杯多少m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