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大部分机器人并不具备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2025-04-05 02:15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新一代农民工结构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正面临着一大难题——招工难。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实施了“机器换人”策略,并给予了相应的财政补贴。这一举措在一些企业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究竟哪些类型的企业、哪些工种、在何种条件下需要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呢?制造业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批量、不同的生产环境,都需要不同的生产制造装备。要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并不能仅仅依靠机器人替代人工,而是需要全面提高生产制造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必须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全面的规划。需要明确的是,机器人的应用主要是在那些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生产安全问题突出、生产效率低的工种。例如,铆焊、铸锻、危险品生产、重物搬运、批量装配等。在使用机器人之前,企业必须进行投资效益分析、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和安全风险分析。

仅仅使用机器人并不等于实现了智能制造。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大多只能按照预设的程序工作,无法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机器人需要拥有感知、识别、自学习、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能够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进行自我修正和决策。整个生产线还需要配备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以实现对加工对象的物流状况、质量、故障进行感知,并根据生产要求进行优化调度。

对于如何迈向智能制造,笔者有以下建议:

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智能制造系统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企业需要将其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并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

2. 抓住获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条主线。企业要明确自己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定位,并确定自己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方向。

3. 智能制造也要进行投资效益分析。企业在追求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所处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拥抱互联网,走智能制造的道路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这一过程中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规划,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上一篇:送给父亲的祝福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