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手术机器人打破美国产品垄断

机器人技术 2025-04-05 00:23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术辅助机器人在日本已经全面普及。曾经垄断日本市场近20年的“达芬奇”,由美国的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发,如今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川崎重工、全球医疗技术领导者美敦力(Medtronic)以及诸多初创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共同推动手术辅助机器人的进步。

美敦力正在日本推广其脊柱疾病手术机器人,为治疗领域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最近的日本机器人外科学术会议上,一款名为“Hinotori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川崎重工与希森美康共同出资的日本Medicaroid推出的日本首款国产手术辅助机器人,受到了参会外科医生的高度关注。

引进该机器人的藤田医科大学教授宇山一朗对其赞不绝口。他表示,“由于是日本国产,可以迅速响应改进要求,完全符合日本特有的手术理念。这款机器人深受日本人喜爱。”Hinotori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达芬奇相似。医生可以在稍远的地方操作四个机械臂,这些机械臂配备了内窥镜和治疗工具。这些机械臂能够比人手更精细地操作工具,从而减轻主刀医生和患者的负担。川崎重工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使这些机械臂实现了灵活、精巧的操作。

虽然目前的治疗对象仅限于泌尿器科,例如前列腺癌,但已经申请将治疗对象扩大到妇科和消化外科。目标是在2030年在国内外实现1千亿日元的销售额。希森美康的专务执行董事、日本Medicaroid社长浅野薰描绘了一个宏伟的未来蓝图,“我们将提出手术室整体解决方案和结合机器人手术与检查的方案。”

除了大型公司,初创企业也对开发手术辅助机器人充满热情。由东京工业大学创办的Riverfield公司开发出了Saroa机器人,近期将申请医疗器械许可。该公司预计,如果一切顺利,Saroa将于2023年上市,主要用于肺癌和儿童癌症等手术。

Saroa的一个独特特点是,它的机械臂能够将施加在内部器官上的作用力反馈给主刀医生。与传统的马达驱动不同,Saroa采用气压控制机械臂,通过气压变化来传递感觉。Riverfield的创始人川岛健嗣强调,“这一创新提高了未来远程手术的安全性。”使用气压控制还可以简化系统,降低零部件成本。预计率先上市的达芬奇的价格在1.7亿至2.7亿日元之间,而Saroa的定价将是其一半左右,这将使更多医疗机构能够承担得起手术辅助机器人的费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手术辅助机器人在日本的普及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