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研发微型机器人系统 半小时检测难辨梭菌
中新社香港讯,香港中文大学于本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隆重推出了一项名为“QuickCAS”的微型机器人检测系统。这一创新科技的研发成果,将有望革新我们对难辨梭菌这类病原体检测的认知。难辨梭菌是引发肠道炎症的罪魁祸首,其检测时间通常长达两到四小时,而这款新系统却能在短短的15至30分钟内迅速给出结果。更令人惊喜的是,检测成本也从原本的300元港币大幅度降低到仅需50元港币,极大地减轻了民众的经济负担。
这个高科技系统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科技原理。研究团队巧妙地结合了微型检测机器人与磁场驱动技术,同时引入了全新的荧光检测技术。这些微型机器人以灵芝孢子为基础,再经过特殊工艺包裹上氧化铁纳米粒子及碳量子点,使其具备强大的功能。当这些机器人在绿光激发下发生荧光反应时,系统便能精准地判断出样本中是否存在病原体。通过外部磁场的遥控驱动,加速反应过程,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间。
在发布会上,研究团队表示,“QuickCAS”目前正步入临床试验的关键阶段,并有望在明年正式投入医院试用。在全球传染病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团队正积极研究将这一系统应用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未来,该系统还将拓展批量检测以及多重病原体的应用能力,包括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沙门氏菌、病原性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菌等。这无疑将为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便利,不仅简化了检测流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更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这一创新成果的背后,离不开研究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卓越的智慧。香港中文大学的张立副教授、叶碧瑶教授以及消化疾病研究所的沈祖尧教授和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的黄曦副教授等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合作研发,让这一创新科技得以问世,为人类健康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此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香港中文大学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卓越成果,更向世界展示了香港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期待这一系统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更多突破,早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