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成追赶之势
近年来,随着产业迅猛发展和市场、政策的双重利好刺激,机器人产业正在持续热络起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在2016年已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了惊人的34.3%,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这一变革不仅意味着制造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机器人技术作为一个集成平台,正在引领着数字化浪潮,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机器人将在制造、服务、健康等领域普及,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趋势已经明朗,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站在了转折点上。
启迪巩固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旭强调,科技的运用已经成为了新常态,人类的发展进程正在被加速。他预测,到了2049年,我们的生活将经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意味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的引导。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经迅速增至80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超3家。虽然这一景象热闹非凡,但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上马的现象。对此,《失控》作者、世界人工智能专家凯文·凯利认为,不能因为存在负面现象就否定机器人的发展潜力。未来,机器人技术将像电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追赶势头十分迅猛。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曲道奎强调,中国的最大优势在于庞大的市场基础,在中国的人口红利下,很多新兴的产业和技术都有很好的落地基础。再加上中国人的拼劲和集中精力办大事的能力,未来中国在很多科技领域会有世界最好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科技部的专家也指出,当前市场确实热络,需要有选择地发展机器人产业。机器人技术的积累和发展需要长期投入,不是谁都能做的。对于从其他领域转行而来的企业,需要科学的引导。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品牌和创新上仍需努力。但正如吴旭所说,用不了几年时间我们就能赶上国际领先水平。未来的重点应该放在机器人产业的体量上,这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的方向。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机器人在未来的科技大潮中创造出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