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功耗网状网络技术 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Z-Wave:智能家居与智能建筑的低能耗网状网络技术专家
Z-Wave,这个与Silicon Labs有着深厚渊源的技术,如今已作为开源协议蓬勃发展。在Z-Wave联盟中,汇聚了超过300家顶尖公司,包括Alarm、Kwikset、Leviton、Schlage以及Amazon的Ring等。
Z-Wave技术,如同Zigbee,拥有网状功能——这意味着其配件可以直接彼此间传递信息或通过彼此中继数据,无需每次都与中心节点对话(如Wi-Fi设备)。虽然Z-Wave需要一个集线器来管理自动化、连接互联网并与第三方平台(如Amazon Alexa和Google Assistant)对接,但这个集线器的位置并不受限,只要有额外的Z-Wave产品充当中继器即可。
Z-Wave是一种专为智能家居设计的网状网络协议,具有低功耗和远距离通信的特点。其独特之处在于运行于800和900MHz频段,标准覆盖距离达100米。通过使用Z-Wave Plus或Z-Wave LR,这一距离甚至可以更远。
Z-Wave Plus,也就是人们常说的500系列、第5代等,是对标准Z-Wave规格的增强。它提供了高达50%的电池寿命延长、高达150米的扩展覆盖范围和250%的带宽增加。还有一系列细微的改进,如网格中的“自我修复”功能,使Z-Wave网络能更有效地绕过故障或丢失的设备重新路由信息。但要完全体验Plus功能的优势,需要确保网络中的每个链接都配备有从附件到集线器的连接。
至于Z-Wave LR(远程),它提供了超远的覆盖范围,最远可能达到1英里(约1.6公里)。LR产品直接与集线器通信,而不是采用标准的网状结构,但它们也能与其他Z-Wave硬件无缝共存。另一个显著的好处是,纽扣电池的寿命可长达10年,当然这会根据具体设备和使用情况有所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Z-Wave支持网络上的最多232个同步设备。而使用LR技术,这一数字可上升至4,000,但即使如此,它也低于Zigbee可能达到的65,000或更多。
那么,哪些产品使用了Z-Wave技术呢?答案众多。根据Z-Wave联盟的数据,目前的目录中包含超过4,100个产品。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但Z-Wave被广泛用于各类产品,从智能灯泡和智能锁到车库门开启器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家庭安全领域对Z-Wave的支持尤为显著。Alarm、Ring和Assa Abloy等公司是Z-Wave联盟的创始成员,而安全系统提供商ADT和Vivint也被列为“主要”成员。Z-Wave特别适合用于锁具、传感器等产品。其低功耗特点意味着这些产品可借助一次性电池长久运行。虽然Zigbee也提供了类似的优势,但Z-Wave的覆盖范围更广,这在生命和财产面临危险时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无线相机或智能扬声器等产品中不会找到Z-Wave的身影。该协议并非为了承载大量带宽而设计,因此任何需要传输大量音频和视频内容的产品都会选择使用Wi-Fi。
展望未来,Z-Wave将面临来自Zigbee和Thread的竞争。尽管Z-Wave和Zigbee在市场上的产品数量相似,但Zigbee在消费领域更为普遍。而Z-Wave的最大威胁来自Thread标准。该标准基于Zigbee,但降低了对集线器的依赖,因为许多Thread设备可以独立连接到互联网或建立本地网络。更重要的是,Thread与Matter协议密切相关,Matter协议支持更简单的跨平台兼容性。对于未来的发展,Z-Wave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其在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标题:介绍Z-Wave:智能家居技术的未来与挑战
尽管Matter仍处于萌芽阶段,Thread刚刚起步,但Z-Wave产品在集线器领域的地位依然稳固。无论是通过Matter启用还是其他方式,这一点都毋庸置疑。
当前,一些Zigbee设备正在经历升级,以支持Matter over Thread。Z-Wave却没有这样的升级路径。尽管Zigbee和Z-Wave在智能家居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地位,但预测显示,几年后Z-Wave可能会成为Betamax一样的边缘化产品。这只是可能的未来趋势,并不代表现在它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Wi-Fi依然比Thread、Z-Wave或Zigbee更受欢迎。Wi-Fi配件无需集线器,这使得它们在很多情况下更具优势,成本更低,使用更便捷。特别是在音频和视频领域,Wi-Fi无疑是首选。
当互联网访问中断时,所有的Wi-Fi产品都会失去自动化功能,部分产品甚至可能使路由器过载。尽管如此,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可接受的权衡。因为与此Z-Wave等其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Z-Wave作为智能家居技术的一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挑战。理解它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我们在选择智能家居技术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如同其他技术一样,Z-Wave的未来也将充满变革和机遇。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其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智能家居市场。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