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扩围在即

机器人技术 2025-02-12 12:44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扩围。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包括安徽合肥等在内的近10个城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批复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其中,那些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且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更有可能成为首选。京沪试验区的建设细则也正密集落地,上海更是明确了到2021年的发展目标,计划打造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形成重点产业千亿产值规模。

建设指引发布,多地展现积极申报态势

科技部最近正式印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明确,到2023年,计划布局建设约20个试验区。这一指引激发了更多城市的申报热情。合肥市相关部门已经与科技部初步沟通,并计划依托高新区申报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事实上,合肥市只是多个积极申报城市的缩影,自北京、上海相继获批后,许多城市都希望能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中走在前列。

《指引》强调,试验区的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申请的人工智能试验区应以城市为主要建设载体,重点依托那些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的城市,并已明确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产业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指引》是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任务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引领和带动全国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产业迎来红利期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今年年初,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议上强调了应用驱动的重要性,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经济民生等重大需求,提出了扩大应用示范的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溢出效应显现,其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正逐渐深入。

华创证券认为,2019年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的一年,视频分析、语音识别等领域变现更加清晰。随着国家层面新增的十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人工智能企业聚焦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在加速。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进入应用期,但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战。企业在算法、场景、数据方面的了解将决定其能否成功驾驭和部署人工智能。长远来看,如人工智能的理论框架仍需要重要突破,否则未来可能面临挑战。

全方位治理避免无序竞争

当前、企业和社会在AI治理方面已达成高度共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已发布报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全方位治理是确保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以避免无序竞争和可能的风险。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治理措施的完善和实施将更为重要。在今年的重庆智博会上,国家强调了智能技术的核心要义:展现科技向善的力量。我们不仅要发展技术,更要维护道德底线,促使行业和企业形成自律准则。

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治理新挑战,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引人注目的《中国青年科学家2019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这份宣言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从四大责任展开,详细描绘了九大原则。青年科学家们以此表达他们对人工智能治理的深刻见解和坚定立场。

这四大责任包括、安全、法律和社交责任,每一项责任都承载着重要的内涵。隐私保护、多样公平、道德规范、技术稳健等九大原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些责任,为人工智能的治理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方向。

对此,腾讯的掌门人马化腾也表达了深刻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倡导以“科技向善”为引领,确保人工智能的可知、可控、可用、可靠。他还强调了全球治理与合作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面对技术竞争和地缘冲突等矛盾时,应以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胸怀去跨越障碍。

在业内专家眼中,人工智能的治理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试验阶段就应该积极展现治理的成效。我国已经布局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探索,北京和上海两个试验区正积极开展工作。国家出台的指引如同明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也避免了无序竞争的现象。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王迎春主任也透露,许多地方正在积极申请成立试验区,这显示出国家指引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