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空前中山投入50亿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南都报道】中山,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工业城市,正迎来一场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浪潮。中山市将投入至少50亿元支持制造业的转型,这是中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场转型呢?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告诉我们答案。作为一家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公司,星昊药业面临着高剂量要求的挑战。传统的手写记录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星昊药业开始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进智能化设备,从投料到生产、检验、发放报告书,都依照系统指令进行。这不仅降低了人工和错误的风险,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样在火炬开发区的中荣印刷中山基地智能工厂,也面临着产品需求的碎片化挑战。客户要求的产品大小、规格各不相同,需要定制化的生产。面对每天大量的订单,没有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是无法想象的。中荣印刷选择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以提高管理效率,扩大企业规模,满足客户的需求。
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为此,中山市出台了《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改造的过程并不轻松。资金和技术是两大难题。很多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数字化改造需要大量的投入。如何完美实现企业的各项生产需求,真正做到没有误差,也是技术上的挑战。不少企业都走过一段弯路。以中荣印刷为例,他们最初完全依赖第三方,但在系统迭代升级时遇到了困难。后来,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终于顺利匹配企业发展需求。
纺织及鞋服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中山辰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却通过数智转型,在云端建起“数字工厂”,成功应对了挑战。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同时重塑生产流程,以适应新的系统。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中山制造业的必经之路。中山市的大力支持和企业们的积极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中山制造业的美好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中山如何在这场转型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山市智能制造正飞速发展,工厂内部系统界面清晰直观,展示着实时生产进度与严格的质量监控。在制造业执行系统(MES)的引导下,领料退料、扫码报工流程井然有序。自主导引小车(AGV)智能小车灵活行进,可查找可搬运,与仓库管理系统(WMS)无缝对接,共同构建高效的生产物流网络。
随着《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勇哲揭示了解决企业转型难题的若干策略。面对一些企业存在的“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政策中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将引导一批领先企业先行示范,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政策强调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支持方式。特别是对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和金融机构“数字贷”产品的使用,提供了倾斜支持和全额贴息,从源头上解决了企业转型的资金难题。
完美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从进管、灌装到自动扫码、包膜、装箱,每一环节都体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魅力。在完美公司的供产销一体化协同改造项目中,通过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实现了各部门的高效协同,解决了众多痛点。这样的转型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星昊药业和中山辰元的案例也充分证明了智能化改造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深化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山市积极引进和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赋能平台,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转型需求。徐勇哲指出,优秀平台商、服务商的参与将是提升中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关键。还将根据五金、灯饰、家电、服装等不同产业的特点,提供成熟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让企业可以借鉴先进经验,更顺利地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完美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背后,是中山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革的显著成果。数据显示,中山工业企业的技改项目备案数量、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均居全省前列,证明了中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决心与实力。未来,中山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提高产业链发展水平,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