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尔彬 走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制造技术解决方案
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2016中国国际机器人论坛上,广州瑞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裁刘尔彬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在场嘉宾和专家学者带来了一场关于《走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制造技术解决方案》的精彩演讲。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领略智慧与未来的交融。
刘先生的演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缓缓展开。他首先带我们回顾了国内环境和实体工业的发展历程。曾经被忽视的实体工业,如今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就像一座大厦的基石,虽然默默无闻,却是支撑整个建筑的关键。刘先生以美国、德国和中国为例,深入剖析了实体工业的重要性以及各国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定位。
谈及中国制造的现状时,刘先生深情地回顾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从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信息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他以手表式计算器为例,生动描绘了从机械模拟到信息数据的转变。
而在谈论中国制造2025时,刘先生更是激情澎湃。他强调了信息制造的四大要素,并指出智能制造的技术革新必须融入智能化的概念和实践。虚拟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不仅是仿真模拟,更是一种全新的建设理念。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准。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工业机器人销量和保有量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将继续快速增长。
刘先生还谈到了机器人发展趋势中的“人机协作、人机协同”。他认为,没有人机协同的机器人,就如同人类的一个对手,可能会带来伤害。人机协同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特征。他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何从机器人的幼儿时代培养成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机器人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刘先生还谈到了作业和生产模式的改变,以及人机关系带来的全新视角的全球课题。他认为真正的发达可能是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新物体的产生和新集成方式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新技术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展。
人机互动,从物理感知到意识交融的跃迁
人机协同的需求日益显现,人的智慧和机器的能力共同构建了一个奇妙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精密装配、物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共同演绎着人与机器的新时代互动。在北美,我们看到了机器人手臂被安装在断肢的人身上,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融合展示了人机互动的新境界。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令人瞩目,它们在感知、算法和深层次的思想互动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进步,更是人机协同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感知技术是这一切的基石。
传感技术作为当前国际上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技术种类的丰富性令人惊叹。德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尤为深入,许多小型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到了极致。这也正是产业网络化带来的优势,无需大而全的公司结构,专注即可领先。
当我们谈及技术发展与产业时,不得不提瑞松科技,一家在机器人控制系统技术上颇有建树的企业。他们的控制器作为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已经大大简化并具备可扩展性。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瑞松科技的控制器独具特色,体现了人机协同的核心理念。
瑞松科技的机器人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涵盖了模块、关联应用等多个方面。从前期仿真到过程的智能化,再到网络化的实践,他们的系统让所有的站和线都能进行实时监控和在线服务。激光3D视觉技术是他们的领先技术之一,已经成功应用于本田的制造装备中,其精度和效率令人赞叹。
瑞松科技还在人机协同方面展现了其独特的技术实力。他们研发的搅拌摩擦焊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技术结合了机器人系统和搅拌摩擦焊技术,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不同材料的焊接。尽管存在高投入的问题,但他们正在积极优化这一系统,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瑞松科技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涵盖了机器人技术、应用软件、关键部件等多个领域。他们注重研发投入,与国际品牌合作紧密。作为民营股份制企业,他们不仅拥有控股的中日合资企业和中德合资智能装备企业,还与日本和德国在制造技术方面有着实质性的合作。这种跨界融合的模式无疑为他们的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术的融合和跨界发展是当今的趋势,瑞松科技愿意与业界同仁交流分享。在这个时代,只有跨界融合、共同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让我们期待人机协同的未来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