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服务机器人离规模化商用还有多远

机器人技术 2025-01-19 16:22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提及“机器人”,很多人会回想起科幻电影中的经典角色。如今,影片中的场景正在变为现实。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商业场景,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商用服务机器人将实现规模化商用,成为未来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从应用场景来看,我国的机器人领域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商用服务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中的一个细分品类,正在B端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最近,软银集团投资的机器人初创公司裁员360人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将人们重新拉回到理性的思考,促使机器人在技术和应用场景方面进行更加精细的打磨。

那么,为什么商用服务机器人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呢?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行业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虽然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已有广泛应用,但在服务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成本、环境实用性和量产可靠性等问题仍是商用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商用的主要障碍。

成本问题仍是最大的阻碍。机器人的高精度元件如雷达、伺服舵机等成本高昂,导致商用机器人在经济实用性方面与目前的人力成本相比没有绝对优势。

环境适应能力差也是一大难题。当前,商用服务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商场、酒店等复杂环境。在这些变化多端的场景下,以目前的导航避障技术,还无法做到实用级别。

量产可靠性问题同样重要。由于商用服务机器人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而B端应用往往需要短时间内部署大量机器人,因此对商用机器人的量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存在这些挑战,但每一个难点都有解决的可能。商用服务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商用的时间取决于市场价值、技术发展和政策推动。目前,虽然商用机器人只实现了小规模商用,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商用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化突破呢?

商用服务机器人兼具消费属性和服务属性,其发展根本驱动力在于满足和服务于人类需求。为了产生市场价值,需要切入到刚性和高频的需求场景中,并以用户价值为主导。市场价值、技术和政策的协同作用将驱动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商用服务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劳动力不足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在需求明确的B端市场,其市场价值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智能制造作为工业4.0时代的核心,机器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机器人行业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核心零部件技术相对薄弱。虽然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的成熟提升了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但在核心硬件层面,如伺服舵机、芯片、传感器等,仍存在技术差距。解决机器人导航定位的SLAM问题也是当下的重要挑战。

商用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化商用需要克服多重挑战。但随着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市场的迭代更新以及政策的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期待着机器人技术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在未来的十年里,商用服务机器人将迎来规模化商用的重要阶段。以世界机器人大会服务机器人展的数据为依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趋势。当前,商用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是衡量其市场规模的主要指标,而国内市场的需求场景已超过14.5万个,需求总量达到惊人的17.5万台。按照每台机器人约20万元的售价计算,整个市场的规模已经接近350亿元。

在2017年,我国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仅为3%,市场规模达到约10亿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潜力巨大。随着国内政策的扶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年均增速保持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将实现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大规模商用。

当前,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价格仍然较高,这使得部分潜在B端客户望而却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机器人的价格也将逐渐降低,使得更多的客户能够享受到商用服务机器人带来的便利。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网点、星级饭店、大型会展场馆、博物馆和购物中心等场所将成为主要的推广和应用场景。这些场所具有人流密集、服务需求高的特点,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引入将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虽然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商用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随着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价格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大规模商用。这一趋势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