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协作 机器人行业发生了些什么

机器人技术 2025-01-19 15:35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近年来,“机器换人”的讨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机器人行业的真正愿景并非替代人类,而是实现人机协作,使机器人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在协作机器人的辅助下,工作人员得以轻松完成复杂任务,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

工业机器人领域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从2013年到2018年,全球销量增长了2.37倍,达到了惊人的42.2万台。这些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制造业生产线上,执行组装、检测、包装等任务,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进入2018年后,机器人产业的增速似乎有所放缓。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的增速仅为6%,预计2019年可能停滞增长。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产业陷入困境?实际上,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行业衰退。传统工业机器人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加之全球经济的放缓,销量下降可能是阶段性的表现。

从长远角度看,工业机器人仍需不断提升技术和能力水平。传统工业机器人通常显得笨重,缺乏灵活性,并且在安装、编程和调试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于运行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厂商通常需要设置护栏以防止意外发生。

与传统一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去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实现了23%的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将达到100亿市场规模。许多大型公司已经开始采用协作机器人,因为它们具有安全、灵活、低成本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

那么,协作机器人有何不同?它们作为新一代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与人类一起工作,安全性极高。协作机器人配备了更多的传感器和视觉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确保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协作机器人编程简单,不需要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它们支持拖动引导示教,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教会机器人抓取指定物品。从灵活性角度看,协作机器人可以快速部署到各种工作场景,安装时间短,且具有可移动性和即插即用的特点。

使用协作机器人,人们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简单的重复任务交给机器人,工作人员则可以专注于更重要的事项。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因大量工作产生的厌恶情绪。

未来5-10年将是协作机器人的增长期。目前市场参与者虽然不多,但随着人机协作模式的兴起,未来将会有更多企业加入竞争。目前主流厂商包括优傲、发那科、达明等。优傲是协作机器人行业的领导者,其产品销售量占据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发那科和达明也是市场占比较大的厂商。

协作机器人领域也有失败的案例。Rethink Robotics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该公司在投入大量资金后被迫解散团队。尽管如此,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人机协作场景:未来爆发的无限可能?

Baxter和Sawyer是Rethink Robotics公司的两款产品,其中Baxter作为双臂式协作机器人,尽管功能强大和技术领先,却未能轻易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高昂的价格和相对低的工作效率,使其难以与市场上其他轻便灵活的协作机器人相抗衡。这并不代表协作机器人的前景黯淡。

协作机器人如同一位多才多艺的伙伴,几乎能融入人类参与的每一个工作场景。它们体积小巧、易于部署安装,价格亲民,且能安全地与人类并肩作业,这些优点使得协作机器人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面前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当前协作机器人的销量在机器人总体市场中仍占一小部分,但其增长速度与广泛应用潜力却不容忽视。由于协作机器人在众多行业的应用尚未全面展开,这也为厂商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未来5到10年间,协作机器人市场很可能迎来爆发性增长。

从行业视角来看,协作机器人主要活跃在制造业,如汽车生产、电子制造、食品包装、塑料等领域。尤其电子行业的使用量最大,汽车行业紧随其后。例如,福特和宝马的工厂中,协作机器人已投入到减震器安装、隔音板和防水车门协助作业等任务中。

不仅如此,协作机器人的身影还逐渐出现在医疗、生活饮食等领域。在医疗领域,它们帮助医生进行B超检测、手术和药品制备;在生命科学领域,它们协助科研人员完成各种实验。在生活饮食领域,人们正尝试利用协作机器人制作煎饼、披萨,甚至冲制咖啡、调配饮料等。这些机器人不仅能保证工作的卫生性,还能大大减轻人类的工作量。

协作机器人日益接近人类的手部功能,可以说,只要是人类双手所能完成的任务,都有可能被协作机器人所替代。从工作到生活,再到娱乐服务,协作机器人拥有无数潜在的市场等待发掘,其未来的市场空间无可估量。我们期待着人机协作场景爆发的那一天,共同见证未来工作的无限可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