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自动化 高景气下游刚需仍在 静待疫情好转需求反弹
在疫情的冲击下,制造业的景气状况有所下滑。根据最新的数据,4月份的PMI指数为47.4%,相较于上月有了明显的回落。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所下降,反映出疫情对制造业的需求和供给两端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工业表现与产业区域分布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地区,其工业下行状况尤为明显。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1至4月同比下降了2.9%,而制造业的增速也放缓。尤其是上海的疫情停工,对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进一步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尽管制造业面临着困境,但投资端依然展现出韧性。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更是以较高的增速领跑。
虽然疫情对制造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向好的边际变化。随着上海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物流状况也开始好转,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将逐步恢复正常。对于通用自动化相关公司来说,虽然短期内业绩有所波动,但下游刚需始终存在。随着疫情的逐步收敛,板块的景气度有望显著回升。尽管当前制造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未来仍有望实现复苏。让我们期待制造业的再次繁荣,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工业机器人:新兴行业需求旺盛,疫情影响下旺季或延后
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在近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据数据显示,1至4月的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2.5万台,同比下降1.4%。其中,四月份的产量下滑尤为明显,达到了3.25万台,同比大幅下滑9.4%,环比下滑26.6%,这主要归因于疫情的影响。尽管面临困境,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仍显示出强大的增长潜力。
从下游领域来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和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依然旺盛。这些新兴行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持续增长,推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相比之下,3C和一般工业等领域因消费疲软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需求较为疲软。
进一步深入分析,协作机器人、SCARA和大六轴工业机器人在锂电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增多,增速明显快于其他类型的机器人。与此小六轴机器人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这显示出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多元化的需求推动了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发展。
疫情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交货期方面,国内品牌相较于外资品牌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这一优势为国内品牌的替代提供了机遇。短期内,疫情对工业机器人的产销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第二季度这一传统销售旺季。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的平复,行业将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而旺季的需求有望后置。
机床行业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出现下滑,订单增速也有所放缓。这主要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机床工具行业的企业受到停产和物流不畅的双重压力。尽管面临困难,但金属成形机床的订单增速仍然突出,显示出行业在某些领域的刚性需求。俄乌冲突对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为机床行业带来更大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床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整体需求呈现下滑趋势的金属成形机床的订单增速却独树一帜。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微降1.5%,但在手订单却逆势增长7%。在这一背景下,金属切削机床的新增订单累计同比下跌14.9%,在手订单累计同比也略有下滑。金属成形机床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33.5%,在手订单更是大增42.5%,成为行业的亮点。
在进出口方面,海关数据同样显示出机床工具行业的新动态。一月至三月间,行业进口总额达到32亿美元,同比微降2.3%,而出口总额则达到48.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9.6%。尽管进口略有下滑,但出口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刀具作为机床的核心零部件,也受益于进口替代的趋势。当前,主要企业的订单仍然饱满,排产周期稳定在一个月左右。刀具作为易耗品,其正常的排产周期为一个月,目前排产周期在1-2个月左右,显示出市场的活跃度和需求的旺盛。
对于投资,我们建议关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怡合达、绿的谐波、埃斯顿和国茂股份;刀具领域的欧科亿、华锐精密和新锐股份;以及机床行业的科德数控、创世纪和国盛智科。也建议关注海天精工的发展。
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下游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行业周期波动以及疫情的持续影响都可能对行业产生影响。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
金属成形机床、刀具以及机床工具行业都展现出了一定的活力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投资者在关注这些领域的也需要保持谨慎,做好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