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智能产业发展六大趋势
中国智能产业市场的潜力巨大,以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行业正在迅速发展。自2013年以来,以智能硬件为核心的智能产业开始了其迅猛的发展之路,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这个新兴行业还处于一个多元化的“乱序”状态中。尽管有许多初创企业投身于这个领域的产品开发,但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设备沟通协议和平台。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我们与西方工业国家站在了同一竞争起跑线上。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里,智能产品市场将迎来规范化与秩序化的进程。客户对智能产品的体验需求不断扩大,市场格局将逐渐明朗,价格体制更加透明,竞争机制更加有序。从技术发展、产品创新、产业链延伸、企业竞争、市场趋势、资本流动、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观察,我们会发现以下几大趋势:
一、应用技术不断深化和升级,智能产品越来越专业化。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正在被赋予更多的智能概念,实现产业基础上的延伸和升级。智能产品正逐渐融入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人工智能、3D打印、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人的互联互通变得更为重要。当前,智能领域的产品主要以可穿戴设备为主,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虽然已有实践成果,但传统工业和制造业仍面临向智能化转型的长期过程。我们预测,未来智能产业将更深入地细化行业界限,智能企业的业务领域将更明晰,智能产品将趋向专业化。
二、产业链条持续拓展和延伸,软硬一体化和产业融合趋势更加明显。智能产业链条将不断拓宽,由智能硬件等热点领域向智慧服务、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能制造、智能生活等领域延伸。这个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从上游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下游的最终消费者和用户。O2O理念将贯穿智能产品的整个环节,强调客户参与度的重要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智能产业这个跨界产业所缔造的生态圈内,创业者、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等都将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未来,产业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更多的是产业融合,不存在颠覆性的竞争,而是谁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来服务用户。未来所有的硬件产品都将逐步智能化,硬件只是载体,服务才是附加值的核心。软硬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的趋势将更显著。
三、以智能企业为主体的智能产业市场格局将逐渐形成。每一个新的产业时代的来临都会吸引一批创新创业企业的加入,智能产业也不例外。当前的智能硬件行业还处于“乱序”状态,但已有许多大中小型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如同2007年的移动互联网热潮,未来的智能产业市场将迎来更多的竞争主体,市场格局将逐渐形成。这些智能企业将是智能产业市场的主要力量,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四、产城一体化趋势推动智能产业聚集,成为智能产业发展的一大原则
随着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产城一体化的模式逐渐成为智能产业聚集的核心原则。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的建设凸显智能化特征,与产城一体化发展理念相得益彰。产城一体化强调的“职住一体、产城融合、产商共生”理念,以及产业载体建设和服务的提升,为智能企业在各阶段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产业聚集的物理空间和软环境的搭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产业和城区的界限将逐渐模糊,趋于融合。现代智能制造在城市中心的功能布局和定位也体现出产城一体化的趋势,推动智能产业更好地实现聚集和发展。
五、智能产业的投融资趋势:智能硬件成为未来两到三年的热点领域
根据KPCB的科技十年周期显示,智能硬件正成为投资机构和企业发展的热点领域。据统计,智能可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中国智能硬件公司已获得融资。目前,智能硬件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待成熟和完善,产业链需进一步成熟,产品定位需更加清晰。尽管当前可穿戴产品定位不够清晰,产业链还需完善,但智能硬件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高端智能产业成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领域
在“十二五”规划中,高端智能产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领域。这包括满足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成套装备、在节能、环保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的重大工程所需成套装备以及基础件及仪器仪表等领域。未来,高端智能产业将呈现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科研和服务支撑,需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和研发平台,并给予财政支持。要重视服务增值,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由生产性制造业向服务性制造业转变。随着泛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硬件+软件+服务”日趋融合,企业转型速度将决定其在融合博弈中的定位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