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律遇上人工智能
在棋盘上展现出了新的巅峰——记人工智能“第一棋手”的杰出表现及其在法律领域的深度应用
举世瞩目的3月15日,一场非凡的对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议。被誉为“第一棋手”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4:1的战绩震惊世界,击败了排名第四的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自此,这款由谷歌公司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以其9:1的辉煌战绩,为这场历史性的比赛画上了句号。
这场比赛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关注与期待。许多观众或许并不全是棋迷,甚至对围棋一无所知。那么,为何这场较量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是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还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挑战?无论如何,这场比赛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已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早已不仅仅停留在科技领域,它早已深入法律界。人工智能(AI)是一门科学,旨在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概念、程序和方法进行认知过程。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让机器模仿人类智力活动的技术。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研究便已起步,而今天它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在法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法律信息系统到法律咨询检索系统,再到司法行政管理自动化,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法律制度的各个层面。各式各样的法学资料库已经成为法律人做研究的重要工具。一些前沿的人工智能应用,如ROSS系统,更是被誉为“数码律师”,它们能够自动检索法律文档数据库,找出与人提出的问题相匹配的答案。这些系统不仅提高了法律工作的效率,也引发了关于未来法律职业发展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在法律学术领域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国际人工智能与法律协会的成立以及每两年一次的大会,展示了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与法律研究的重视。该协会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形式法律推理的模型、计算模式的论证和决策、运用证据推理的计算模式等多个领域。与此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法律信息学——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领域以人工智能和法律为核心,涉及社会科学、信息学、智能技术、逻辑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对于法律界来说,AlphaGo的胜利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尽管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可能取代员工的担忧日益加剧,但更多的人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远高于恐惧。他们期待人工智能能够助力法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推动法律科学的发展。而对于法律人来说,面对这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第一棋手”的胜利预示着人类社会将快速进入智能制造时代,而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将开启新的篇章。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似乎成为了人们既迷恋又恐惧的对象。对于法律界人士而言,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何种潜在的危险,而是更关心如何将这一技术有效融入法律服务领域。事实上,人工智能已在法律的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包括协助法官进行司法裁判。当AI程序出现错误导致误判时,责任归属问题便浮出水面。显然,法官的角色是无法被替代的。语言运用、复杂社会关系处理等工作是AI难以模仿的,即使是再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或软件程序也难以完全置身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运筹帷幄。
人工智能的发展备受关注,其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尽管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可能性,但它同样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人们不禁思考:人工智能能否预测我们的未来?机器人是否会有一天掌控世界?当机器人拥有智能甚至反叛时,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引发了科技巨头如霍金的担忧,他们担心人工智能一旦超越人类,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与此对于类人机器人的研发,公众情感也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忽视其背后的原则。早在上世纪,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就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今,各大高校和企业都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策略,强调明确界定每一个AI项目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防止其未经授权的使用。但归根结底,确保人工智能安全使用的最有效方式仍然是提高人类的治理能力和加强社会制度建设。
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需明确一点:机器人无法完全成为“人”。尽管机器人拥有智性并能够思维,但它们无法复制人类的感情、情绪和感觉。人的心性和灵性是与智性相辅相成的部分,是机器人无法模仿和复制的。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机器人会超越或替代人类,而应更加关注如何正确引导和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其真正为人类所用。
人工智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话题。我们需要明确其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挑战和把握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者系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