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替代”到反向“出海” 广东产机器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广东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其应用领域广泛,不仅能在汽车制造、垃圾分类等领域展现身手,还能在管道清淤、海洋科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广汽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的焊装产线上,智能机器人以惊人的速度完成汽车装配,展示了广东制造业的高水平自动化。这些机器人不仅是国内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缩影,更是广东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
广东的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广东省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其产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且占据了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广州作为广东省的机器人产业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其中不乏瑞松科技等领先企业。
瑞松科技作为丰田最新TNGA平台的首个海外工厂核心供应商,不仅在汽车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还为广汽丰田、广汽传祺等自主品牌提供了全产线无人化生产的解决方案,成功打破了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广州数控等企业也依托其工业控制技术研发和制造的经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并在焊接机器人领域实现优化升级,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广东的机器人技术还在其他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例如,“海螺”小管径清淤机器人,这款由广东行远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小家伙,能在地下污水管道中清理、探查和修复,未来还将广泛应用于城市水务市场和钢铁行业高温污水池清淤等领域。
广东的机器人产业正朝着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目标迈进,其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的增长势头强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广东的机器人产业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近年来,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整机性能不断提升,在极端环境和危险作业中的操作能力显著增强。这一切推动了太空探测、深海探索以及应急救援等应用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在深海探险方面,广东机器人展现出了非凡的表现。今年5月18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号在广州下水,这艘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船只,将为我国的海洋科考、海洋科学拓展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该船的建造理念和需求源于南方海洋实验室,其建造工作由中国船舶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担。
而在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自主研发创新成为了实现“进口替代”的核心动力。机器人技术被视为制造业上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及高端制造业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在广东,智能机器人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目标。例如,弓叶科技推出的智能垃圾分选设备,不仅实现了国产化,而且价格远低于进口设备,产能也有显著提升。
妙智科技的创始人谢智衡则聚焦于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他希望通过技术和算法降低成本,推动手术机器人实现普惠性。妙智科技开发的精卫VR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手术精度和效率,减少手术风险。谢智衡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医院用得起骨科手术机器人,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广东智能机器人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还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了反向“出海”。企业如云洲智能、弓叶科技等,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已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湾区具备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这也是吸引众多机器人企业落户广东的重要原因。从上游的数控机床及关键基础零部件,到中游的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专用设备,再到下游的细分领域系统集成及检验检测与公共服务等,大湾区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这也是众多企业愿意在这里扎根、开展研发工作的重要原因。
广东的智能机器人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增长,未来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器人产业中,我们看到一种澎湃的需求正在孕育。国内领先的汽车、3C家电、消费电子和家居等机器人应用市场,如同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产业目光。这个区域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更有一个全国领先的智能装备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这里不仅是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中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汇聚地,更是支撑广东省十四万亿工业生产体系的核心力量。目标直指2025年建成产值突破万亿元的世界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尽管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产业规模仍需壮大。缺少百亿级的领军企业,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显示出产业基础仍有待加强。这时,技术的原创性突破显得尤为重要。梁万前建议,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应致力于核心技术创新,形成创新生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速产品推广;强化领军团队引进和人才培养;确保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协同稳定发展,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在专家看来,打造产业集群,统一标准是关键。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李建庆强调,制定统一行业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确保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自如运动。他也提到提高5G通信质量的重要性,以增加机器人的协同安全性。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海涛则呼吁政策引导与产业实际相结合,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大湾区,推动专利转化利用等。
对于企业而言,产业引导需要做到“收”与“放”的完美结合。“收”,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放”,则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走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志强表示,政策的自由度需要适应产业的需要,让产业循环起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引导让我们看到了大湾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机器人技术
- 从“进口替代”到反向“出海” 广东产机器人助
- 工业机器人时代来临,谁在制造机器人?
- 行业颠覆!首款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震撼升级,
- 亿欧智库发布《2020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
- 机器人的情感应用
- 英特尔2022财年净利降60%靠芯片设计工艺吃老本
- 国产自研,首个髋膝一体机器人亮相,技术本土
- 数控一代助泉企机器换工
- 清华普渡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 干货来袭 - 并联机器人在杯装奶行业的应用
- 自动化采样机器人进社区 可24小时不间断“随到
- 深度探讨-以太网交换机与集线器有什么区别?
- 弗劳恩霍夫协会 - 智能制造新概念
- 高端失守 “草根”机器人占据国内生产线半壁江
- 展现巨大潜力!自主无人机2025年应用前景分析
- 雷军两会沟通会:除了3个提案11点建议 他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