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市场“高烧”难退,如何挤出“泡沫”?

机器人技术 2024-12-19 15:56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经过六十余载的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在全球铸就了坚实的市场规模与成熟的产业链,至今依然保持着稳健的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达到了17.9万台,其中亚洲市场同比增长了18%,尤其是中国,其工业机器人销量跃居全球首位,总销售量为36560台。

到了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继续呈现迅猛增长,仅前三季度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3.36万台,同比增长了32.5%,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4.5万台。尽管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扩张速度令人惊讶,但其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对比其他国家的机器人市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为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中,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机器人保有量,韩国为437个,日本323个,德国282个,而中国仅为30个。这一数据揭示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面临严重的“用工荒”问题,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聚集的地区。许多90后独生子女对重复性和重体力劳动的忍受度较低,对工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与此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一些工厂的工作环境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使得工厂难以招聘到足够的工人,即使是高薪也难以吸引足够的劳动力。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给工厂的招工和正常生产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

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激增使得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进入了“高烧”状态。国家和地方也意识到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的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建立机器人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2.8万亩,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尽管市场需求激增,但各地方在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跟风发展机器人产业是盲目的。对于地方发展产业来说,重要的是招商引资,应考虑当地市场的大小、产业配套的完整性、高校及人才资源的丰富性等因素。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机器人企业入驻,提出了包括直接补贴购买机器人的措施。这种补贴政策可能会扰乱市场,不利于机器人产业的长期发展。

年末,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旨在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投资环境,不允许地方通过补贴方式进行盲目招商。这一政策旨在弱化力量,增强市场的自由选择作用。对于地方直接出资帮助企业购买机器人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激发企业需求并盘活机器人市场,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利于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关于机器人市场的深度解读与未来展望

(基于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增长率的深度分析)

在数字化浪潮中,中国的机器人市场经历了一段迅猛的增长期。根据数据(2011-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增长率),这一市场的热度持续走高。在这股热潮之下,也存在一些泡沫化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些现象,以及如何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技术的角度看,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占机器人总成本的六成以上。尽管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仍然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方面,大部分企业仍依赖进口。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环节,而这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利润也较小。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不足。国内企业要想在机器人产业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这不仅需要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更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创新精神。

从行业应用的角度看,国内机器人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较低,主要被外资机器人占据。而国产机器人则主要应用在低端行业的高端应用中。这种情况表明,国内机器人在应用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国内企业需要加强与行业用户的合作和交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高国产机器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智能机器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六维力传感器,在机器人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三维空间的全力信息,对于精细的微观操作至关重要,未来在机器人领域将有大规模的应用。如今,无论是国外的领先企业,还是国内的龙头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和应用这种传感器技术。

而在未来机器人的形态演变中,我们迎来了第三种形态——微型化、多传感、可移动、人工智能与可通信的集成发展方向。这种形态的机器人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实现机器人自主控制和云端信息处理。尽管这需要引入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突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化应用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面对国外厂商在技术上的优势,国内厂商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展开了精彩的反击战。从应用角度看,国内机器人行业在中级市场中的应用将迅速扩张。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由于国外厂商对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市场需求理解不够深入,国内机器人以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将大有可为。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中,国产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更是光明。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国内厂商在服务上具有的工程师供给充足和价格合理的优势也显得尤为突出。这种优势让国内厂商在机器人系统集成环节能够更好地体现价值,尤其是在售前和售后服务方面。凭借着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拓展上的深度挖掘,国内厂商完全可以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产业的融合对于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还是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都是推动智能工厂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国机器人产业虽然目前面临着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在未来五年内,这个市场将迎来一场深度的洗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我们才能突破核心技术,拓展应用领域。

在工业4.0的研究中,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是两大核心研究领域。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将成为推动工业4.0时代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将使机器人产品率先实现数据交互和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工业4.0的需求非常强烈,推动力巨大。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厂商需要完善已有产品的功能,加入智能软件技术,提高自动分析能力,丰富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整套系统性方案。

至于工业机器人各部分成本比例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企业的核心商业秘密和市场竞争情况,无法在此给出具体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机器人的成本结构将逐渐优化,更加合理和透明化。对于厂商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需要、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所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