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军:人工智能或是中国经济下一个爆发点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经济繁荣的强劲引擎,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到电动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在近十几年来的技术创新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那么,下一个科技爆发的热点又将是什么呢?答案很可能是人工智能,它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可能推动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以下是详细的原因分析。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将成为智能化时代的竞争优势。智能化制造是建立在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飙升。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总销量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至今,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使用率不仅总量领先,密度也跻身全球前列。
中国的现代基础设施为其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制造业自动化的还需要物流体系、在线支付和网购系统等其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这些现代基础设施在中国已经得到大范围普及,而在一些西方大国仍在建设之中。
与德国和美国的工业智能化发展相比,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表现有其独特之处。2014年前后,德国掀起的工业4.0风潮将生产设备供应商和设备使用者紧密连接,通过数据调整生产程序和流程。在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也在兴起。对此,我们向德国专家咨询,他们表示工业4.0的实现,使得生产过程出现问题时,只需观察生产数据即可解决,从而优化设备供应商与产品制造商之间的合作。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综上,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中国凭借其在制造业和现代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在中国,工业4.0被解读为全程智能化。这意味着,从顾客网上下单开始,工厂便根据订单调配设备,完成产品的实时智能化生产。简而言之,这涵盖了设备的整个流程,实现了响应迅速的智能制造。
马云对此有深刻的见解:德国的工业4.0主要聚焦大型装配行业,而中国的智慧制造则是制造智能化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与此相比,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虽有其独特之处,但中国智慧工业与德国、美国的差异源于各自的制造底蕴和智能化基础设施的不同。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机器视觉、大模型计算等技术为主导,中国制造能效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不仅巩固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更预示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国家统计数据表明,服务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63.0%。可见,服务业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制造业,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
中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积极的鼓励政策,加之消费者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度,使得人工智能在中国服务业得到广泛应用并领先全球。与此相对,美欧国家在人工智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或服务业方面存在内部分歧和束缚,这使得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创新更为活跃,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东西方在这一领域的差异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技术接受度和应用策略的不同。除了移动支付等前沿科技应用领域,中国在基于视频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应用方面同样走在世界前列。视频物联网技术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层支撑,已深入公共安全、交通、市政、教学、医疗等多个领域,催生出庞大的应用市场。随着数字社会、数字、数字经济等政策的推进,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相互驱动,使得中国企业在视频物联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力。
目前,西方的视频标准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视频编解码,服务范围仅限于观看视频,尚未涵盖视频信息传输的物联应用。中国已经制定了专门针对视频物联的技术标准,这对于技术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据、算力、算法三大核心要素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将在消费、互联网、金融、元宇宙与数字孪生等领域迎来重大产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迎来银发经济大潮。这一趋势将推动家庭照护数字化和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的需求增长。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养老观念转变以及养老院供需状况的变化,居家养老将成为主流的养老方式,而新的养老模式将产生基于家庭场景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基层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的养老需求将带动家庭医疗AI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基础数据服务的进步。智慧问诊、远程诊疗、智能影像识别等先进手段将在家庭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还将对人形机器人产生巨大的需求。近年来,中国在机器人硬件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键部件如伺服、控制器等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增长,人形机器人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人工智能的繁荣景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展开。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不仅推动了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反过来助力中国其他关键技术的提升。庞大的本土市场,如同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先进的技术不断汇聚。
以中国的汽车芯片产业为例,受益于本土汽车市场的智能化应用,该产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曾经,汽车芯片领域是国际巨头的专属领地。但随着国产电动车的崛起,汽车的定义也开始被国人的使用习惯所塑造。智能化的国产芯片开始大量进入整车市场,并逐渐向核心部件领域延伸,催生了一批本土车轨芯片制造商的崛起。
自动驾驶和汽车智能化的浪潮更是推动了汽车芯片需求的大幅增长。从单一车辆的角度来看,传统汽车大约需要400颗芯片,电动汽车则增至千颗左右,而智能电动车的芯片需求量更是可能突破1400颗到1500颗。随着更多功能的开发上线,汽车芯片的数目有望持续增长。车规级芯片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三大应用产业之一,其需求量预计将以行业增速的2倍以上增长。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用量将达到惊人的116亿颗,形成一个万亿级的产业链。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芯片企业将在这一巨大的市场中大放异彩。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国在过去的十年中为人机智能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做出了重大的全球贡献。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指数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被列为全球人工智能活力前三的国家之一。麦肯锡的预测也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智能交通领域将带来超过38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随着企业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转型解决方案的实施,制造业领域的革新也将创造11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人工智能正在推动中国企业从制造执行向制造创新转变。这种变革的力量将不断催生新的机遇和价值。经过深入研究与总结,我们洞察了人工智能的当前特点。现在,人工智能主要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为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良。未来的趋势将截然不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将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支撑技术的基础,从而彻底改变各个领域的面貌,开启一个更加辉煌的人工智能时代。
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深度、广度和活力。这一巨大的市场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充足的滋养。与此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将为充满韧性的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为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我深信人工智能的潜力及其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影响。未来,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机器人技术
- 8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近半无产品
- 看看机器人在和你抢什么
- 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企业大佬们在贵阳大数据
- 机器人投入汽车产业园 探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 Cybertruck 电动皮卡换上黑色外衣,有望为
- 沁峰如何成为冲压机器人细分赛道国家专精特新
- 运动机器人智障了吗?
- Rivian 将投资 50 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电动汽车工
- 调查发布 -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突围——
-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什么样的变化
- 进博会特斯拉展台最全预测 沉浸式体验智能制造
- 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提高到 100%,极星 CEO 对
-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交互式 AI 才会“改变人类”
- 把握发展趋势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AI入侵教师职业,这五类产品发展迅猛
- 他们用AI和食用植物创造“人工肉食”,你想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