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艺术是悖论或未来

机器人技术 2024-12-04 09:53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沙之书》新展览在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闪亮登场,再度引发关于人工智能的热议。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了科技与数码界、互联网、计算机等领域的焦点话题。在这个时代,似乎任何可以插电的设备都可以冒用“人工智能”一词,也促使不少艺术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作。真正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艺术作品及展览却并不多,精品更是稀缺。

科技与艺术一直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两个翅膀,现在,我们可能正站在一个人工智能艺术兴盛的门槛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如同摄影技术当初一样,引发了一些质疑和排斥,也让艺术家和策展人们感到困惑。他们正在混沌中探索其未来。

本次展览的标题灵感来源于博尔赫斯的小说《沙之书》。小说中描绘了一个类似人工智能的非技术载体——一本能够生成万物的书,隐喻了后人文主义的内核。展览中的危机感不仅激发了众多科幻惊悚题材的创作灵感,同时也为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甜蜜时刻”。我们正处于“新主体模型”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前夜,这种威胁能否发生、何时发生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驱动力。

我们有幸采访了参展的两位艺术家——大悲宇宙和Sofia Crespo。大悲宇宙在展览中展示了利用随机算法和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在他的《文本基因计划》中,通过人机互动与机器学习生成随机语句,呈现出一种类似俳句的古怪美感。而《虚拟蝴蝶》则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具有随机花纹的蝴蝶,让观众进行放生。Sofia Crespo的作品同样关注自然,她运用18世纪生物学插图的视觉语言,展示通过算法生成的不存在的生物。这些作品并不仅仅是炫耀人工智能的能力,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介入,赋予了后人文主义色彩。

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到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感受到后人文主义的艺术魅力。展览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思考——我们是否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一个需要艺术家和科学家共同探索的时代?在与艾厂的策展人合作的过程中,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策展人对我的作品《文本基因计划》(2018~2021)和《虚拟蝴蝶》(2019~2021)的选择,显然是基于它们与此次展览主题的深度契合。特别是《文本基因计划》,它融入了大量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理念,深入探讨了语言和数据的问题,与“沙之书”的主题相得益彰。

在《文本基因计划》的网站上,原始的基础语料库来源于广泛的数据收集,涵盖了各种文本资源。而在展览版本中,我们则采用了特定的语料库,它主要来源于与展览主题紧密相关的各种文本资料。选择这个语料库的决策,则是基于其内容与展览主题的匹配度,以及其对观众可能产生的吸引力。

当我们深入探索《文本基因计划》背后的理念时,你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作品展示,更是一次关于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我们语言、思维甚至文化的深度探讨。在展览现场,二层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仿佛成为了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舞台。《大悲宇宙》的展品与空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带给观众无尽的遐想。

这次展览不仅仅是艺术与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更是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探索未知领域、挑战传统观念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观众深入了解到人工智能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并引发更多关于未来的思考。《文本基因计划》的语料库源自于我的日常阅读收集,融入了许多学科的专业词汇,并涵盖了白话文运动以来的现代诗歌精华。这些珍贵的资料被拆解为词或短语,输入至算法中,形成了最原始的版本。随着项目的发展,展览版本融入了超过70,000位访客上传的文本,以及策展团队精心整理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语素语料。如今的语料库不仅承载了我个人的关注,也汇聚了身边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思考。

在选择句子作为《文本基因计划》的一部分时,我深思熟虑。我既要挑选符合语法逻辑的句子,也要保留那些看似“别扭”的句子。筛选动作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呈现效果。我希望作品既能展现出与人类无缝衔接的一面,又能略微展示人工智能的生硬之处。这种生涩的句子正是人工智能尚未完全智能化的体现。

在使用《文本基因计划》的网页交互页面时,有时会生成不符合语法或逻辑的句子,这些句子也会被展示在网页上。这是人工智能不完美的真实写照。值得一提的是,《文本基因计划》分为三个核心部分。第一部分是丰富的语料库(如您所提到的),第二部分是互动留言板,这里运用了随机算法,让中文语料如同乐高积木般自由组合,产生无数新颖的结果。通过网页互动,用户可以浏览这些无序的句子,并选择他们觉得有趣的句子留在网站上。第三部分则是影像作品,严格来说,这部分才运用了人工智能算法(GAN)来生成与文字内容相呼应的画面。《文本基因计划》:探索文本创作的无限可能

在这个充满创造力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写作实力。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输出内容,还能在语言的世界里展现出独特的思维魅力。当所有的语言输出都合乎情理、常规正确时,我们是否也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文本这个领域,我们是否应该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文本基因计划》是一场由艺术家和计算机共同参与的创作旅程。这个项目中的文本并非简单的线性输出,而是充满了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些光怪陆离的文本背后,隐藏着计算机的非线性思维,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丽和惊喜。在阅读这些文本时,我们的意识也在参与筛选,成为整个项目算法的一部分,就像对抗生成神经网络中的“鉴别者”。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创作主体:艺术家和计算机。观众可能会关注作品的技术性或仿真性,评判句子或画面的真实性。《文本基因计划》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观念的传达。艺术家的功能性在于将观念融入作品中,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也能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终于迈入到真正的人工智能领域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文本基因计划的第三阶段——文本基因组。它的核心便是通过解读我们在网页端留下的文本内容,融入人工智能的理解,将其转化为短诗。再借助GAN技术生成相应的画面,配以人声念白和背景音乐,形成独特的影像作品。简单来说,这些影像作品中的画面,大多源自于诗歌中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所呈现出的景物图像,都是基于网络海量图片训练,让算法模拟创作出的类似景物。

谈及“平衡”,在文本基因组的影像创作中,不仅仅是两者之间的平衡,更是众多“者”之间的和谐共生。从最初的文本库,就包含了众多人的思维碎片。随后通过随机算法产生结果,再由人们进行文本内容的筛选。之后,我在这些经过两次处理的信息基础上,融入我的意识进行整理,再次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将文本转化为图像。当众多的思维网格、算力和脑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时,“平衡”这一概念似乎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至于《虚拟蝴蝶》系列,它凸显了计算机的学习能力和虚拟演化能力,能够创造出比自然界更丰富的物种,并且能持续不断地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仿佛扮演了“上帝之手”的角色,进行选择与淘汰,这其中是否蕴含了一种形而上式的创作理念呢?人与计算机在这个生成与淘汰的过程中,究竟达成了怎样的共生关系?

虚拟蝴蝶项目在采访撰写时已经生成了超过百万只蝴蝶。每一只蝴蝶都经过我的精心筛选,尽管其中有好有坏,但大部分生成的蝴蝶都未能达到我的标准而被删除。标准是直观的,那就是欲望。这种欲望源于对蝴蝶项目的渴望与追求。大量的筛选和蝴蝶的各种造型纹理信息不断改变着我对蝴蝶美学的认知和理解。当一种范式达到视觉饱和时,新的渴望便孕育而生。随着信息与欲望的起伏,蝴蝶项目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数量增加的蝴蝶的视觉信息也日益丰富和复杂。《虚拟蝴蝶》:深入探索选择蝴蝶作为主体的原因

在繁多的生物种类中,为何选择蝴蝶作为研究的主体?这其中是否隐藏着美学之外更深层次的考量?当我们放眼自然,植物界同样拥有丰富多变的外形和庞大的数量。蝴蝶,这一生物,似乎拥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蝴蝶,作为一种昆虫,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和形态变化令人着迷。从卵孵化出幼虫,再到成为美丽的蝴蝶,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蝴蝶的翅膀,绚丽多彩,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除了美学价值,蝴蝶还承载着更深层次的生态意义。

蝴蝶的生存离不开植物。它们依赖植物的花蜜和汁液为生,有的植物的特定形态和特征更是吸引蝴蝶的关键。研究蝴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揭示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机制。

蝴蝶还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蝴蝶的分布和数量会发生变化。研究蝴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预测未来的生态趋势,为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选择蝴蝶作为主要客体,不仅是因为其美学价值,更是因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意义。通过研究蝴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探索生命的奥秘,为生态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在虚拟蝴蝶之前,我尝试了多种创作方式,未来也会继续探索新的方式。蝴蝶这一形式让我沉浸其中近两年之久。不得不承认,蝴蝶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里的认知展现了许多共性。它的三维特性在二维上的呈现堪称完美,这一点无人能及。凭借在二维层面的卓越表现,蝴蝶在算力上的展现也承袭了这一优点。同样,在我的工作流程中,蝴蝶所承载的丰富信息在算力消耗上表现出色,既合理又优秀。

在此次展览的版本中,我将互动的主体交给观众,让他们选择“放生”蝴蝶,从而触发数据的移除。这一做法深受佛家思想和侘寂美学的启发。我尝试让观众在虚拟介质中体验“有”这个概念,这种拥有是独一无二的。

回顾我的创作历程,最初我关注的是佛像系列。我的别名“大悲宇宙”和佛像及金刚像的作品,表达了一种悲悯且虚无的意象。在创作的初始阶段,我就尝试将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生成等要素与宗教相结合。

人是基于想象而成为人的。我们创造了太多东西,让我们有别于其他动物。这种想象包括对未来的憧憬。宗教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之一,它通过各种叙事激发我们对超越自我的渴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不断接近那些曾被认为是“神迹”的事物。通过我的创作,我希望能将这些元素结合,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和追求。《虚拟蝴蝶》展览现场,呈现出一场技术与艺术的交融盛会。在这里,计算机创作的艺术品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引人驻足。对于您来说,完全由计算机创作的艺术作品,究竟意味着威胁还是解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参与逐渐减少,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那么,在未来的艺术领域,人类艺术家的角色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呢?是否会从直接的创造艺术转变为创造算法?这样的转变是否意味着人类创造力的衰退,还是一种全新的解放?

计算机艺术作品的涌现,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本质和界限。它既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艺术家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美的全新诠释。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挑战着我们的审美观念,引发我们对艺术未来的无限遐想。

在《虚拟蝴蝶》展览中,您可以感受到这种变革的力量。那些由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既具有艺术的韵味,又带有科技的光彩。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未来的艺术世界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无限可能。

现在,我使用的创作工具与物料,如同绘制一幅细致画卷的笔与墨,条件复杂多变,有些元素甚至与我毫无直接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我借助它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当我沉浸于创作中,思索自动创作与未来艺术的问题时,我的思维如同茶香般扩散。就像品味一杯岩茶,它的味道由环境、技术、茶树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同样,当算法、科技和艺术相融合时,我们需要打开全新的感知之门,品味其中的微妙差异。人类的想象力无边无际,包括想象的定义本身。

谈及Sofia Crespo的作品《人造自然史》,其视觉语言令人惊叹,仿佛带领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了18世纪的植物学或动物学世界。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对于古典生物分类学的关注呢?答案在于,这些古老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并体验周围的世界,尤其是在照相机出现之前。那时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在探索物种的进行现场绘画、分类和归纳。他们的作品不仅构建了物种的框架,也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这种将世界拆分并依据特定特征进行归类的思维方法,成为我们构建现实的主导思路。这种古老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与探索是如何不断进化的。使用这种方法也会产生一些不太理想的结果,但它仍是让我们深入理解和感受周围世界的关键所在。以显微镜为例,它就像是一座桥梁,将我们与微观世界紧密相连,让我们能够一窥肉眼无法企及的领域。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

我深入探索了植物学和动物学早期的科学阶段,长时间地沉浸其中并进行冥想,探寻那些在美学掩盖下的规律、纹样和潜流。这些生物学科的主体为我们重新展现了生物学的魅力,极大地丰富了生物学本身。

这些物种不仅拥有与生俱来的美,更通过揭示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元素,帮助我们理解自我。它们让我们感受到发现奇迹的喜悦,让我们在探索自然界的边界时,发现未知的欣喜。每一刻的探索,都像是与自然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人造自然史》:科技与传统交织下的创作之旅

通过将古典的视觉语言与最前沿的科技相结合,《人造自然史》以一种独特的矛盾方式诞生。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自然史,更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历史轨迹。那么,创作的灵感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一同探寻其背后的思路。

对于创作者而言,新科技的运用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先进的算法为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使我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轻松提炼出视觉的精华。这些技术不仅让我能够直观地窥探另一种可能的历史,更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索平台。

这种平行的历史轨迹,仿佛是我们已知宇宙的一面镜子或是一个放大镜。虽然我们不能真正参与其中,但却能够深入体验其文化和制度。在与这种历史交融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它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更加迷人的潜在可能性,为我们看待自然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在《人造自然史》中,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得以完美融合。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科技的魅力,更体现了创作者对传统自然史的重新解读与探索。通过这种结合,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自然世界,发现其中的奥秘与美好。

《人造自然史》是一部充满创意与灵感的作品,它将古典与现代、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新世界。它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世界,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当电脑生成图像之后,您将如何抉择呢?面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大选项,您的标准是什么呢?在自然界中,无法适应的突变体会被淘汰,而在您的选择过程中,您的每一次动作都可能成为决定物种存亡的关键。除了美学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在您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呢?

利用单一的数据库,我们能够生成丰富且多样的物种图像,随机算法的运用使得我们可以从海量生成的图像中主动挑选。这一过程并非仅仅关乎美学。构建数据库、调研工作、探索、创造以及精心挑选等才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这些环节让我不断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某种偏见,对于已有的数据库我是否有所偏向,在平衡代表自然界的物种时,我能否做到公正无私。这不仅是一项技术的挑战,更是对人类价值观和判断力的考验。在人工智能与生物学的交融中,我们既要欣赏技术的魅力,也要保持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尊重。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解读和重新诠释。《人造自然史》展览引人入胜,令人期待其未来的延伸与拓展。对于未来的规划,您是否有意向出版一本总结性的著作?是否考虑以纸质书的形式,呈现一部关于“人造生物”的百科全书?

我正在精心打造《人造自然史》一书,旨在将关于另一宇宙、神经现实的观察整理成独特的物种档案。我更倾向于以一种全面、详尽的方式来呈现,而非一系列分散的印刷书籍。

关于人工智能在艺术中的角色,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随着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参与度提高,人类的角色似乎在发生变化。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是在解放艺术家,还是在构成某种威胁呢?在未来的艺术领域中,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参与,艺术家的角色是否将转变为更类似于策展人?

对我而言,人工智能在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仍是一种工具,擅长完成画笔或照相机难以胜任的任务。如同其他数字工具,代码与算法等,它们都是对创作过程的一种辅助,能将原本难以实现的创作变为可能。当数以万计的图像进入数据库,一旦经过学习与训练,神经网络便能生成无数新图像。它们能够探索数据库的核心本质,以直观的方式融入我的创作思路,并与现实世界形成反馈回路。

至于您问及如何在过程中赋予作品个人色彩,或是呈现出克雷斯珀式的独特风格,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但回答起来却颇具挑战。我认为,我的作品反映了我的个人偏好与兴趣,是逐渐熟悉并处理工具的过程,以及我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参与和直觉的体现。这些元素共同描绘了我与世界的互动与关联,而非仅仅是客观的输出。

我深信,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更强烈的共情创造方式,对自然以及其中的非人类生物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和怜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方法不胜枚举,对我而言,通过创作和探索艺术、数字媒体,在数字空间中模拟自然体验,再反馈到真实世界,是我个人的实践方式。

尽管我们无法让每个人都身临其境地观察珊瑚、雨林的细节,或是海洋及沙漠的生物多样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培养和激发人们的共情。我对艺术的力量充满信心,相信它能够让人们对多样的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好奇和关怀。艺术可以引领我们跨越无法亲身体验的障碍,让我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自然世界的壮美与脆弱。

访谈与撰文:卜生

编辑:Mark Liu

图片来源于艺术机构

深邃的交谈,独特的视角,由卜生为您倾情撰写。他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艺术的精髓,通过文字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文章的编辑是Mark Liu,他用专业的眼光和精细的笔触,使文章更加完美。他将独特的艺术洞察力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相结合,使这篇文章充满了启发性和感染力。

图片由一流的艺术机构提供,他们致力于展示和推广优秀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无尽的创新。这些图片与文章相得益彰,共同呈现出一幅美丽的艺术画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