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量子计算变天:关键人物John Martinis宣布辞职
机器之心编辑部
去年 10 月,谷歌实现量子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曾经登上《Nature》封面。谷歌在论文中声称,他们用一台 54 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实现了经典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世界第一超算需要计算 1 万年的实验中,量子计算机只用了 3 分 20 秒。但研究发表后不久,研究团队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
据海外媒体《连线》报道,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Quantum AI Lab)关键人物约翰马提尼斯(John Martinis)已宣布辞职。
去年 10 月,谷歌实现量子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登上《Nature》封面。当时,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将量子计算硬件实验室的这次突破比作「莱特兄弟的首飞」。
皮查伊在博客中写道,这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坚定了他的信念,量子计算终有一天能够解决气候变化之类的问题。他也提到了马提尼斯。2014 年,马提尼斯和他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团队加入了谷歌,开始构建量子计算机。
但有件事皮查伊没有提到在谷歌宣布实现量子优越性后不久,马提尼斯就从领导岗位调到了顾问岗位。
马提尼斯向《连线》表示,这一变化导致了他与谷歌量子项目长期负责人哈特穆特纳文(Hartmut Neven)之间的分歧。
本月初,马提尼斯从谷歌离职。他表示「我的职业目标是打造一台量子计算机,所以我的离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谷歌发言人没有对马提尼斯的话发表评论,发言人表示公司非常感谢马提尼斯做出的贡献,哈特穆特纳文将继续领导公司的量子计算项目。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还在 X Labs 研究部门设置了第二个规模较小的量子计算研究小组。马提尼斯在谷歌任职期间也一直担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他表示自己将继续量子计算的研究。
谷歌的量子计算项目由谷歌图像搜索技术领军人物纳文于 2006 年成立,最初专注于软件。刚开始的时候,谷歌的量子团队规模很小,主要从加拿大初创公司 D-Wave Systems 获取量子硬件,并与 NASA 展开合作。
马提尼斯 2014 年加入谷歌,并在圣塔芭芭拉创立谷歌量子硬件实验室,带去了他在大学里的研究团队,该项目展现出更大的规模与雄心。在过去 20 年间,马提尼斯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实验室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杰出成果,帮助验证了使用超导电路构建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组成部分)的潜力。
量子比特类似于传统计算机中的比特,但除了表示 0 和 1 之外,它们还可以利用量子力学效应获得被称为「叠加」的第三种状态,其类似于前两种状态的组合。处于叠加状态的量子比特可以解决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例如,对原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的建模就比传统计算机硬件高效得多。
量子计算机的有用程度取决于其量子比特的数量和可靠性。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演示结果也只使用了几十个量子比特,与成百上千个高质量量子比特的目标相去甚远。专家认为,在化学等实用领域中,没有成百上千个高质量量子比特是行不通的。去年,谷歌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实验使用了 53 个量子比特,不过这一成果并未得到实际应用。
在马提尼斯离开谷歌之际,谷歌及其竞争对手在量子计算的技术路径方面正面临关键问题。亚马逊、IBM、微软、谷歌都在向戴姆勒、摩根大通等公司提供自己的技术方案,以进行实验。但他们的量子处理器都没有大到足以处理现实世界问题,也不确定何时能实现升级。
去年秋天,《连线》采访过马提尼斯,当被问及他的硬件团队能否为自己的量子计算之路找到一条实用路径时,马提尼斯颇为自信地说道,「我觉得我们知道如何将它扩展到数百、也可能数千个量子比特」。
现在,谷歌要在没有马提尼斯的路上实现这一愿景了。
参考链接https://.ired./story/googles-head-quantum-puting-hardare-resigns/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