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释义与源起
车如流水马如龙,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流淌出古代都市的繁华盛景。这一表达源自东汉《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书中记载:“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其中“马如游龙”后来演变为“马如龙”,形成了这一固定搭配,用来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的热闹场面。
在元曲《丽春堂》中,也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车马络绎的盛况,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繁华的都市之中,感受那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
二、文学应用与演变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描绘,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演变。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曾写下“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以梦境中的昔日繁华与现实的凄凉作对比,赋予这一表达深沉的亡国之痛。
而在北宋词人宋祁的作品中,也有“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引用,借用该句暗喻深宫束缚与街市喧嚣的对比,表达了爱而不得的怅惘。
部分文献中“马如游龙”与“马如龙”的表述并存。如唐代韩偓的诗句“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便隐含了相似的意象,展现出了古代都市的繁华与华丽。
三、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近义词有“车水马龙”、“车马如龙”等。这一表达与“金屋藏娇”等典故结合使用,更能增强历史厚重感。在英文中,可以被翻译为“Be crowded with people and vehicles”,生动地再现了古代都市的风貌。
这句成语通过动态比喻(流水、游龙),不仅展现出了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而且在历代文人的化用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它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情感张力,成为兼具文学与艺术价值的经典表达。无论是在诗词歌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表达都为我们呈现出了古代都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