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即将向世界开放 首席科学家李:让
标题:全球瞩目!中国天眼巨人的梦想照亮未知宇宙
中新网上海报道,3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在上海科技馆上演。名为“从阿雷西博到中国天眼巨人的梦想”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60讲如期举行。活动现场,射电天文学领域的专家李研究员向上海的科普迷们揭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大工程和射电天文学背后的故事。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即将正式向世界开放,接受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李研究员在分享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全人类看得更远,‘中国天眼’的开放是一个自然进程。”这不仅是一个科技里程碑,更是人类未知宇宙的崭新起点。
回溯历史,位于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经历了从构想到建成的漫长旅程。自2016年9月建成启用以来,它便进入了调试期;历经数年努力,终于在2019年4月通过工艺验收,并向国内天文学家试开放;在不久前,它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标志着中国在射电天文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谈及此,不得不提已故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他带领团队从提出设想到最终实现,为中国科学家未知宇宙和生命起源开启了新的篇章。南仁东先生对FAST有一个远大的展望——“这是中国天文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在李研究员看来,我们现在只是处于尝试的起步阶段。
作为一位长期致力于射电天文研究的专家,李研究员也曾参与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探测。这台曾傲视群雄的大装置在2020年12月1日坍塌。尽管如此,它在天文探测史上的成就依然浓墨重彩。
如今,FAST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登上“世界舞台”。李研究员表示,FAST的终极目标是改变人类的宇宙观。围绕其自身的五大既定科学目标,以及包括快速射电暴和系外行星的射电探测在内的研究,FAST的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无论是阿雷西博的辉煌成就,还是FAST刚开始的努力,这些都将是我们绚烂的希望。
在这场科普盛宴中,李研究员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实例,将复杂的科学原理阐述得通俗易懂,让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深受启发。他的分享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天眼巨人的梦想,更激发了大家对宇宙的热情和向往。
这场科普大讲坛不仅是一个科学讲座,更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天眼”在未来能够带领我们走向更远的宇宙,揭示更多关于宇宙的秘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