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如何飞出新高度?

工业机器人 2025-04-04 21:19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元兴村的一架植保无人机犹如一个展翅飞翔的精灵。在“飞手”的精准操控下,这架无人机完成了麦田测绘的任务。随后,勤劳的后勤人员迅速将调配好的农药注入作业箱。随着指令的下达,“精灵”再次腾空而起,仅仅用了半个小时便完成了作业。

今天,虽然开始得有些晚,但依旧完成了五十亩的农药喷洒。“如果早上就开始的话,一天完成三百亩不在话下。”那位熟练的“飞手”一边收拾工具,一边分享他的经验。他来自成都温江区开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他们的合作社目前拥有六架农业无人机,一旦满负荷运作,一天能完成三千亩农田的飞防作业。

开志农机专合社理事长鲜开志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无人机之旅。自2016年起,他们的合作社已经为周边农户提供了数万亩次的水稻、小麦、油菜、柑橘等农作物的飞防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无人机的优势尽显无疑。它们不仅能够及时完成春耕春管任务,更能有效减少人员聚集,确保作业安全。

回溯鲜开志与无人机的初次邂逅,那是在2012年,当时的新奇感让他对无人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价格昂贵,他没敢轻易尝试。在得到当地出台的购机补贴政策后,他勇敢地踏入了无人机的世界。

陈强,成都崇州市王场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带记者回顾了成都平原的农药喷洒技术的演变历程。从最初的手摇喷雾器到机动喷雾器,再到展臂式喷雾机,直至现在的无人机,喷洒效率日新月异。“农田一年中要多次打药”,陈强介绍的自动巡航功能非常实用。现在,成都已有约八十台植保无人机,日作业能力达到两万亩次。在遭遇重大病虫害时,植保无人机的优势更是凸显无疑。

四川德阳市华峰农机有限公司作为农业无人机的代理商,一年的销售量上百台。负责人刘涛表示,市场对农业无人机的认可度正在增加,管理部门的作业飞行管理也日益精细。推广农业无人机仍面临一些瓶颈。成本高昂、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陈强也提到:“农业生产风险高、利润低,而无人机价格昂贵。”只有降低购机成本和完善售后服务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

尽管面临挑战,农业无人机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疫情期间,陈强的植保无人机就为附近的农业社区提供了消毒服务。农业经营者们对农业无人机的未来充满信心:“播种水稻、小麦、油菜、收集田间数据等都应该可以应用到吧?”农业无人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飞”向更广阔的未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