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帮忙,建地铁有了智能安全监督员
北京地铁二期建设如火如荼,涉及12条线路、长达263公里,完工后首都地铁总里程将达到惊人的1374公里。这一重大工程的背后,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近期,国家应急管理部与团中央联手,将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授予了地铁17号线06段,这一荣誉无疑标志着北京地铁建设领域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卓越表现。
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智管云”和“可视化交底”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加持。这些信息技术如同神秘武器,通过实时监管,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是“智管云”系统,更是让地铁建设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想象一下,17号线06段的施工现场,116个摄像头无死角、全覆盖的视频集成,构成了一款“智管云”手机应用程序。项目经理朱占魁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查看现场的生产施工实时状况,如同拥有了一双洞察一切的双眼。这款APP不仅让施工现场的情况一目了然,还具备隐患大数据的分析判别能力,能够根据隐患的类型、队伍、工区、考核等信息,自动整合形成安全管理趋势图表并实时更新分析。
通过“智管云”系统,项目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高效管理。比如,在员工餐厅排队打午饭的工区安全主管杨涛,就能通过手机上的“智管云”发现地面钢筋加工场的违规作业情况,并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种实时管理的方式,让工人们再也不敢投机违规作业。
“智管云”还像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颠覆了管理时空,让职工在工作时更加谨慎。从2018年4月至今,项目部通过“智管云”系统接到了40余次天气预警,发现并解决了849起安全和质量问题,确保了安全质量有序可控。
这一成功实践不仅彰显了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性,也展示了北京地铁建设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决心和能力。通过智能信息手段,北京地铁建设正在努力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发展,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建设树立了榜样。
机器人工业设计
- AI帮忙,建地铁有了智能安全监督员
- 微软转型里程碑:云计算收入首次超过Windows业务
- 谷歌发布端到端AI平台 让开发者构建自己的模型
- 步入2025云计算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方向
- 猎豹移动CEO傅盛:人工智能或让小公司实现弯道
- 人工智能花开移动硅谷
- 英伟达发布超强大新型芯片用于人工智能
- 庙山大学生设计研发机器狗,中国机器人大赛夺
- 三大社:机器首胜人类成里程碑
- 2025年最赚钱的机器人公司拓斯达
- 日本机器人科技衰落?现产值竟比13年前小
- Lynx6A无人机:可在救援时收集生命信息
- 云计算不能简单搞拿来主义
- 高通与苹果斗气:iPhoneX这些功能在安卓上早有了
- 云计算时代 高端服务器自主化刻不容缓
- 职场新人利器提前备 HUAWEI WATCH 2 Pro你的时尚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