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中西部乃至全国一流创新高地

工业机器人 2020-03-01 09:04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包头市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方面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包头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建设中西部乃至全国一流创新高地,必须推动“互联网+科技”发展,创新全市科技发展模式。

实施创新提升工程

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目前,全世界的制造业企业都在努力转变为数字化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包头是自治区最大工业城市,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制造业基地,实施智能制造创新提升工程,是有效提高我市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2015年,一机集团建设的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实现了自治区和兵器集团“零的突破”。

“十三五”期间,以一机集团、北重集团为骨干,以装备园区为核心,以中心为平台,以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为抓手,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企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大力推广应用、工业、云计算、3D打印、工业等智能制造新技术,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服务链智能实时控制,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装备园区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智能制造园区,为我市实现《中国制造2025》阶段目标奠定基础。

科学规划智能制造发展目标和路径。依据我市制造业装备、技术、工艺、产品、经营管理现有水平,委托国内有关智能制造领域知名专家编制《包头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智能制造创新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方向和重点工作。指导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结合实际编制本企业《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示范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企业研发设计、工艺管理、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全过程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企业试点示范专项,以实施智能制造科技项目为支撑,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企业。

根据我市装备制造、钢铁、铝业、稀土等重点工业领域的特点,分别建立实施示范项目。

流程型智能制造创新提升试点示范项目。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90%以上,工厂自控投用率90%以上,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建立实时数据库平台,并与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互通集成,工厂生产实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及优化管理。

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并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集成,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的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的动态跟踪。

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在供应链管理中实现原材料和产成品配送的管理与优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

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实现运行过程动态优化,制造信息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实现企业智能管理与决策,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操作自动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离散型智能制造创新提升试点示范项目。推广采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设计和工艺仿真、可靠性评价等先进技术。产品信息能够贯穿于设计、制造、质量、等环节,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能充分采集制造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等生产现场信息,并与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数据集成和分析。

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排产、生产、检验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并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集成。

建立车间级的工业网络,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

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并投入实际运行,其中供应链管理模块实现采购、外协、物流的管理与优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

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监测、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采用网络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智能管理与决策,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操作自动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搭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平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等合作,定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专家研讨,制定技术路线图。依托一机集团“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包头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共建清华大学包头智能制造研究院,在研究院基础上联合我市制造业骨干企业成立“包头智能制造科技创新联盟”。促进关键技术特别是新一代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培训、培养适应智能制造要求的各类人才。

建设“互联网+科技大市场” 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通过公开、开放、平台、跨界、创新、共赢的互联网思维方式,重新审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从“科技革命+制度创新”入手,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核心任务是以“互联网+科技大市场”手段,扩展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在市场上获得科技资源的权重。将科技资金等资源聚集起来,建立区域性的“科技大市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公司运营、社会参与的方式,使之具备“四位一体”功能。“四位一体”功能分别为交易功能,通过线上线下、网内网外有机融合,汇集技术、成果、资金等供需信息,以市场交易促进技术转移;共享功能,通过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专家人才等资源共享,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整合与高效利用;服务功能,通过人才创业、政策落实、知识产权、科技中介、联合创新等专业化和集成化服务,构建流动、高效、协作的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创业,实现科技与产业有效对接;交流功能,通过举办科技大集市和专业论坛,开展成果转化推介、咨询、培训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016年12月6日,包头科技大市场隆重揭牌。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包头军民融合科技评估分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包头中心揭牌成立。

包头科技大市场作为包头市科技局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主要开展包头市科技项目的收集、评估和鉴定验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包头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包头市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等11类企业认定的材料受理、专家评估工作;主要为包头地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和技术市场管理工作;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包头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科技资源,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交易服务;为包头地区企业和个人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网仪器设备信息登记、使用咨询,负责平台网内仪器拥有者和使用者的奖励补助申报工作等。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包头军民融合科技评估分中心是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地方共建的首家评估中心,也是唯一一家军民融合评估中心。平台的建成体现了我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交汇。科技部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工作,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两大战略的协同部署方面推出了三大举措一是研究制定“十三五”军民融合科技专项规划;二是组织实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重点专项;三是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的试点建设。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地方共建的首家评估中心主要开展包头地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评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评估、企业参军潜力评估和技术军用转化评估、国防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企业承接能力评估工作,并构建军民融合评估协作网络,推动军民融合科技评估成果的转化应用。

中国技术交易所包头中心将充分利用中技所品牌、渠道和全球资源优势,促进全国乃至全球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包头集聚,以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为契机,以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突破为抓手,促进科技成果资源转化落地。

包头科技大市场、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包头军民融合科技评估分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包头中心的成立是我市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下放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三大平台的建成将促进包头科技资源的综合统筹和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促进院所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有效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提升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今后,包头科技大市场要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包头军民融合科技评估分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包头中心的支撑下,重点发挥“开放、共享、服务、交易”四位一体的功能,展示各种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对接与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充分利用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我市合作并成立新型研发机构优势,依托其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服务机构资源,更好地为包头科技事业服务;认真做好科技项目申报、评估、各类企业认定申请、科技项目的鉴定验收、科技成果发布、网上交易、技术合同认定等各项工作,真正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科技资源统筹利用的聚变器。通过“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可助力打通“中试”环节,解决科研单位商业开发能力弱,成果应用企业惧怕独立开发风险所导致的成果转化的中阻梗问题,将政府财政、社会金融、企业等力量聚集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补足中间环节,带动逐步发展起一批专门实施科技成果开发的企业(如中试车间、实验基地、众创空间等实体),形成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以“互联网+科技大市场”手段打破行政部门配置科技资源,以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还企业按市场导向规律办事的本来面目,形成一批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内投入大、创新力强的公司。

建设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院 助力互联网+科技资源聚集

2016年11月7日,在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大会和包头市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包头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就共建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包头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

清华大学包头电子商务大数据研究院是我市首家成立的大数据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研究院将以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主要技术依托,紧紧围绕包头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总体目标,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为抓手,建设优势突出的电子商务大数据产业创新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包头逐步成为全自治区乃至国家级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人才和产业的聚合中心和辐射中心。

包头市政府计划三年投资1500万元,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培训中心、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中心等;增强电子商务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工作;开展电子商务产业模式创新及产业孵化工作;引进与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在电子商务产业规划设计、智能制造工业云服务、农畜产品物联网技术应用、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领域凝炼一批大数据研发转化应用示范项目,为我市电子商务及相关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

健全“互联网+科技”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包头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三年内,培育创建1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认定1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30家,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业30家,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30家。开发自主创新产品60种,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60个。

依托清华大学包头大数据研究院,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创新和农牧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项目,带动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协同创新,引进共建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前沿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60家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实施企业零专利突破计划,在15家企业实现申请专利零突破。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院所和高等院校专利成果推动专利成果转化,攻克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一些技术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实施一批专利成果转化项目和中试平台建设推动专利成果转化,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面向产业集聚区、行业和企业,实施专利导航项目,开展专利布局,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活动,6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

加强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定,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掌握市场竞争话语权。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夯实企业质量工作基础,建设一批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标准化研究等技术机构,配套建立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支撑质量强市。

进一步制定完善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利用稀土高新区、工业园区、高校和国有大型企业的现有资源,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高端引领、专业高效的原则,培育建设一批专业化、差异化、多元化的众创空间,为我市广大创新创业者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重点支持稀土高新区创业街、轻工学院电子商务园、青年创业园、师范学院创业园等众创空间建设发展,争取建成5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示范基地,10家市级众创空间示范基地。

打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