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牵手清华北大打造产学研合作高地

工业机器人 2020-03-01 08:51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6月28日,北大汇丰智汇谷产学研基地项目开工启动仪式在东莞清溪镇举行。该项目是我国首个以商学院为合作主体、以商业模式创新为原动力,将科研、教育、金融、创业整合起来的产学研基地。同一天,清溪镇与深投控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建“大湾区·清溪科技生态镇”项目,围绕“一镇三谷”发展蓝图,其中的关键就是建设“智·硅谷”,强力打造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作为全国首个与清华、北大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镇区,清溪近年来借力名校的资源与品牌,随着商学院、智慧产业园、智谷等多个科创平台落地,其在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备受瞩目。而清溪牢牢抓住自身产业优势,通过建设科技、人才、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孵化基地,正在探索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

营造优质的产业成长环境

近日,由清华力合双清创新基地主办的“及创业项目路演”在清溪镇青湖工业园成功举办,7家投资机构代表与11个优秀项目进行了零距离交流,活动还吸引了代表清溪本地产业特色的精密制造、光电、器械行业的企业代表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参加路演的11个项目,大部分已入驻力合星空·双清孵化器,该孵化器是以清华资源为依托,专注于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孵化早、中期的科技创业项目。作为近年来清溪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成果,清华力合双清创新基地自从启动以来,深层次挖掘项目背后的资源,积极引导打造国家级实验室、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创新驱动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力合双清副总经理杜立介绍,这些项目分别代表了智能制造与云计算两个行业领域,其中有共享经济模式的云WiFi、智能云服务、、技术,也不乏智能显示器、可穿戴石墨烯应用、智能识别摄像等智能制造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已入驻力合星空·双清孵化器的三类医疗器械“医用植入类生物材料精准降解技术”,被现场投资人称为“情怀项目”而赞赏有加,该项目团队自投400万元研发医疗器械,在行业内实属少见。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在“双清孵化器”创客工坊落地的全球首款指纹笔记本。

和先行一步的清华项目相比,刚动工的北大项目也是前景可期。智汇谷集团董事长朱刚表示,园区着重于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和产业服务,目前已聚集6大高校产业平台、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60多名院士、教授等高端人才,形成了以平台聚集人才、资本、技术、项目的创新、创业生态。更重要的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作为项目的重要推动者,更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给人更多想象空间。

“一镇三谷”的签约更是影响清溪未来的大手笔。根据协议,2018年第一季度将率先启动“智·硅谷”的建设,把银山工业区和青湖工业区的连片更新改造作为先行启动区,导入优质资源和科研成果,形成新的总部集群、科研集群、孵化集群及国际教育资源。“清溪镇与深投控的战略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1 1>2”共赢发展。深投控将为东莞市、清溪镇建设5.0版科技智慧园区带来成熟经验和优势资源,打造一流的产业空间载体、营造优质的产业成长环境。”深圳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海斌表示。

从目前来看,“智·硅谷”部分将重点承接莞深产业发展规划和对接全球产业资源,推动项目整体高端化发展,强力打造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项目成熟期,改造区域的产值、税收均超十倍增长,引进和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示范带动全镇统筹集约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促使清溪努力成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先锋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活力新城。”清溪镇委书记范燕彬透露。

借力名校效应加速创新载体建设

从目前科技创新的活跃区域来看,北上广深自然是走在前面,而东莞在经历了经济低迷后,提出了产业复兴、科技振兴。近年来,诸如蚁巢、中科云智、中集智谷、松山湖云谷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孵化平台在东莞涌现。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清溪镇,近年大力实施“科技清溪”工程,积极打造珠三角的“硅谷”,创新驱动呈现出快速式发展。截至目前,清溪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71家,相比2014年增长近三倍。更让外界瞩目的是,清溪镇是全国第一个与清华、北大两所著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镇区。

“镇级层面可调动资源本身就比较少,能够与这两所名校合作,支持这两个大体量项目的运作,本身就说明镇级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也体现清溪对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清溪镇经贸办副主任、科创中心主任湛志勇表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战略需求,借力高校品牌效应加快推动创新载体建设,已经成为清溪科技创新的独特路径,并继续推进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事实上,清溪镇属于东莞的临深片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莞惠半小时经济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越宜人,城市规划井然有序,文化底蕴丰富深厚,产业经济繁荣活跃,是一座生态与科技、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中国最美小镇”。在经济新常态下,清溪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转换动能、突围再飞。

今年初,清溪镇招商局、城市更新局相继挂牌,这是东莞市最早成立镇级招商局和城市更新局的镇街。“一山之隔的深投控与清溪镇的转型升级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投控公司在城市更新片区开发、科技园区运营、产业规划和引资引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将深圳湾创业广场打造成为全国双创名片和国家级创新载体。”清溪镇副镇长李伟雄表示,清溪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统筹、集约发展模式,向有实力的企业发出诚挚邀请,合作实施城市连片更新、产业整体升级。

产城融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正如《创新的雨林法则》作者提出的,硅谷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是生态。“创业团队只要带着项目和想法,来和我们交流,他们缺什么我们补什么。”谈及力合星空·双清孵化器的功能,杜立举例道“比如有个激光的项目,自身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但缺乏资金和营销团队,进入我们的孵化器,就可从清华系资源中找到资金和市场团队支持这个项目。”

杜立表示,目前孵化器重点打造的创客工坊,专门帮助解决创客从想法、设计、产品成型、样机、乃至推向市场过程中的痛点。整个创业资源的整合与扶持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全周期全链条的梳理协调与服务。

“区别于一般的产业综合体,新近落地清溪的智慧园区,结合当地产业优势,成立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对接产业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其以清华、北大等为背景的强大研发技术实力支持令人侧目。”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产城融合模式是目前推动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也正好发挥清溪强大的产业优势。

范燕彬表示,清溪将重点推动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常态化。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产学研金”合作项目,促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凝聚创新资源,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尽管清溪镇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在、医疗乃至人才上的配套还要加强,目前而言仍是转型的阵痛期。“我们本来想从深圳的创新园区引进一个企业到清溪,为其长期做有粘性的保姆式服务,但很多人才还是不愿过来,即便愿意其用工成本也会上涨。而企业如果将总部搬过来也会考虑人才流失等问题,加速清溪城市环境及配套建设刻不容缓。”某园区负责人表示。

湛志勇认为,清溪是莞深惠三城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其希望打造的是产业高地,而单纯做研发对清溪而言并不具备优势。“还是要强调产业优势,清溪政府的产业配套能力很强,应该一直去坚持。而我们所强调的科研,是来的企业要有科研能力,但不是光搞科研。”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