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引领两化融合”专题培训举办两化融

工业机器人 2020-03-01 08:42www.robotxin.com工业机器人教育

8月22日,由市经信委主办的“引领两化融合”专题培训活动举办,该活动旨在于引导我市企业加快创新转型步伐,推动我市制造业向“数控一代”、“智能一代”方向发展,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模式要以客户为中心

何谓两化融合?“从狭义看,两化融合是指管理信息化+工业自动化;但从广义上看,我们认为它是任何产业+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和工业信息化。”厦门邑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两化融合事业部咨询中心总监章佳认为,两化融合在企业中的应用,较低层次可表现为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而较高层次则可体现为产品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其中,管理信息化,即企业配备ERP、OA、PRM等管理系统;制造服务化则是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以取得更高的价值。

章佳分析,智能制造引领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是指网络化、数字化+和,它能够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工艺、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制造典型的特征表现在,动态感知,即能够准确感知市场、客户、输入的实时运行状态;实时分析,也就是对获取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自主决策,即按照设定的规则,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自主做出判断和选择;精准执行,即执行决策,对外部需求、企业运行状态、研发和生产做出快速应对。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转型,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升级。智能制造带给传统工业和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章佳说,,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竞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企业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内外部协同与创新网络、产品和制造服务化、需求定制化,最终达到智能决策能力、产业链协同与集团管控能力、研发制造一体化能力、协同研发能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诊断等云服务能力、快速响应和交付的服务能力、个性化定制能力等等。

比如,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从制造并提供机床产品给下游制造业客户,转变成为下游3C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数控加工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依托嘉泰数控的加工设备产品、公有云及私有云平台、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售后服务系统为客户定制设计、制造数控加工产品及智能生产线,提供在线监测及分析、远程维护及全过程支持服务。

转型升级障碍需着眼于内部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客服转型升级的障碍需要着眼于内部,推动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两化融合。如何实现企业两化融合?章佳认为,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主要障碍在于管理层面,而非技术层面。

“两化融合依赖于生产组织变革、管控变革、管理体系的提升,没有管理体系支撑的两化融合,将与企业目标和企业活动脱节。”章佳称,一些企业做不好两化融合的原因在于,是管理层认知出问题,两化融合、智能制造都是一把手工程,如果管理层只是把两化融合看成技术层面,那么企业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犯了方向性错误。,两化融合进程没有与企业战略相融合,企业没有弄清楚在什么节点上去实现什么样的两化融合,造成企业错过了项目最佳建设时期。,企业在应用层面上出问题,企业从小到大,管理环节由简单变得复杂,企业不可避免会面对信息壁垒,在应用层面上打通壁垒相当重要。“企业上系统很容易,如果缺乏系统性管理、长期维护,企业两化融合不仅不成功,还可能给企业带来错误的引导。”

博格(中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郑甫弘认为,两化融合有五个层次,即技术层次、管理层次、战略层次、基因层次、思维层次。思维层次也就是顶层设计,这是深度两化融合的必要条件。

“海尔采用了量子管理组织,该企业10年只做一件事,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企业转型。”郑甫弘举例,他们基于用户理念,打碎组织,员工从8万人减少到2万人,建立了创客经营单元。

章佳说,两化融合、智能制造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智能制造为例,企业可以从智能单元做起,然后延伸到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联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