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买一个13万元,用一个工人每年最少要18万元,就算一个机器人只能代替一个工人,我们还会选择‘机器换人’。”27日,公司设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劲胜精密组件股份公司总裁办主任曹杰说:“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公司投入近3亿元来推进‘机器换人’。”
“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采访团27日来到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这里是广东转型升级的先行地,也是“机器换人”的先行地。
中共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当日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东莞是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近年来,由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发展遇到“成长中的烦恼”,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了解,东莞近年来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和“机器人智造”计划,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014年至2016年,东莞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为2亿元的“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利用先进制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
东莞市副市长贺宇介绍,在东莞最早开始“机器换人”的是外资企业,很多的港台企业需要降低劳动力支出,解决劳动力流动性大导致的影响成本和质量问题。
贺宇说:“受每个工人工作水平的影响,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很稳定,但是机器来做的时候,由于精确性、稳定性非常高,良品率从86%提升到94%—96%。”
于是,东莞从2014年开始在珠三角率先提出推动“机器换人”。
劲胜精密组件股份公司总裁办主任曹杰称,该公司“机器换人”最初导入世界上最先进的组装线需要耗资200万元,很不划算,还不如人工做得便宜。但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人成本下降,用一个机器人每月实际成本只有2000元。“企业肯定要核算劳动力成本的,这是最直接的数据。”曹杰说。
东莞已经踏入“机器换人”的拐点。
数据显示,2014年之前,东莞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负增长,最低达-19%。“机器换人”推出后的2014年下半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逐月加大,最高达28%。2015年,东莞“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超70亿元,有881个机器换人的项目,项目拉动了东莞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31.亿元,增长了85.6%。完工后预计可减少用工约46600人。
中共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说:“‘机器换人’的表述不够全面和准确,因为有一些工作是不适合人去操作的,应该是‘机器替人’,既然叫开了也就习惯了。‘机器换人’还可以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广东省研究院就设在东莞。”
据了解,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东莞市政府、大连机床集团共同建立智能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研发面向3C制造的智能设备及无人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
“机器换人”还需要很多的编程、管理维护和整体研发设计人才,设在东莞的广东盈动高科自动化公司生产的绝对值编码器,是运动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替换下来的工人会不会失业?这也是外界关心的焦点。徐建华称,目前在东莞的常住人口和用工总量保持稳增长。在人力资源局备案的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的用工总量在360万人左右。
据了解,东莞“机器换人”所替换下来的工人去向有二:除官方推出一系列技能提升计划,帮助工人熟练掌握机器外,一些提升不了技能的工人还能够在传统型企业找到工作。
“‘机器换人’是阶段性的长期任务,不可能一下换完,一些企业还没有参与到转型升级中。”徐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