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如何“网住”万亿元大市场:技术应用是
描绘万亿元蓝图
自从“感知中国”提出后,发展快马加鞭,大有成为新兴产业领头羊的意味。原信息产业部部长、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基传表示,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电子信息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以为例,随着其概念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支持发展的国家战略,力图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认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以2009年国家传感网无锡创新示范区设立为标志,我国发展和应用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2012年中国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到2015年,通过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带动典型应用,我国将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据预测,到2017 年我国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迈上新的台阶。
有业内人士介绍说,在第一届大会上,人们还主要是探讨的概念,到今年第四届大会,记者注意到,发言嘉宾的话题全部集中在各种技术和应用上。这表明,技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实质应用阶段。“带来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一些行业取得了典型应用成果,全国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蓬勃发展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以科学的精神,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又要迎接新挑战。”这是吴基传讲话的基调。
技术和应用两手抓
为培育万亿元市场,必须既抓好技术研发,又抓好应用推广。周子学指出,目前,已经建立了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并发布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设立了发展专项资金,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基础培育、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围绕这两个中心话题,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在技术研发上,专家强调,加强协同,组织重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芯片、软件、元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在应用推广上,着重于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物流配送等领域,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技术集成应用。
,通过民生工程的带动,打造“全民的”。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探索出一个国际化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应用中产生的受到与会专家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在题为“与”的主题报告中,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剖析了“格物致知”的新意,以及与的关系。
他说,产生,美国的医院每年产生500TB数据,中国的淘宝、新浪微博、百度、中国联通、国家电网等每日也产生海量数据。
加快时代来临。邬贺铨认为,产生的与一般的有不同的特点的数据是异构的、多样性的、非结构和有噪声的,更大的不同是它的高增长率。数据也是社交数据,是物与物、物与人的社会合作信息。,助力,不仅仅是收集传感性的数据,实物跟虚拟物要结合起来,要进行一定模式的过滤。,邬贺铨强调,在个性化医疗应用、智能交通、社会管理等领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落脚”智慧城市
是张巨大的网,各地政府都在积极行动,投入到大潮中去。据记者从大会上了解,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将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大力建设产业园。但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产业园区的建设多为从属和配套行业,看似产值很大,其实并非的核心。
,这次大会开设了智慧城市论坛,试图把人们的眼光从产业园区“搬到”智慧城市。业内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600个至800个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队伍中来,能从中找到发展机遇。
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多都注重发展一卡通,智能医疗、智能交通,这些其实都是的典型应用。但专家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确实存在规划不到位,碎片化的情况。
,国家应尽快制定总体的框架性的规范,下决心重点选择若干个有条件的城市做试点示范,做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要以应用为中心,发展一些以应用为重点的示范系统。
,就像建设全民的一样,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受益,即牢固树立市民作为主角的思想,建设市民的智慧城市,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最好的“落脚点”。会上,专家建言,只有定位于市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推动作用,找到好的商务模式、赢利模式,才能让智慧城市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成为的载体。
家用机器人
- 从初生创业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已比肩世界
- 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 工业4.0掀半导体变革
- 机器人13年内将抢走全球8亿人饭碗 这些职业影响
- 懒人福音:三星新款 AI 冰箱支持电动开门
- 大疆机场,让无人机基础设施巡检迈向自动化、
- 能链智电开启充电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预计2023年收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扩容 智能经济渐行渐
- 集萃智造三栖机器人,灵活切换水、陆、空三栖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 四大论坛日程出炉,创客、机器人、校外教育、
- 新发布14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机器人发展
- 机器人为什么能写稿,以及它们能拿普利策奖吗
- 国产机器人发展方针研究,国产AI芯片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