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投万台机器人组装iPhone6 富士康出招应对人工成
富士康集团,这个为苹果组装iPhone手机的巨头,一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复杂的印象。这家源自台湾的巨擘在中国大陆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一度以廉价劳动力与昂贵的美国设计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长期盈利的商业模式。这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员工们抱怨工资过低,每月仅有的休息时间稀少,甚至有些悲剧发生。这种局面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也使得苹果不得不介入,派遣监督员了解情况。
在这种背景下,富士康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为了改善员工待遇,富士康在三年内大幅提高了工资水平,投资力度之大令人瞩目。这些举措的背后,显然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最近,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股东大会上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计划:到今年年底将投入一万台机器人用于组装即将推出的iPhone 6手机。每台机器人价值高达2.5万美元,一年内可以装配三万件电子设备。目前这些机器人正处于紧张有序的测试阶段。一位来自台北的企业顾问认为,组装一台iPad所需的繁琐工序非常适合用机器人来完成。机器人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据估算,一台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机器人可以取代两到四名工人。改变生产程序需要时间,因此这一过程不会立即发生。富士康尚未透露如何平稳过渡、是否会在其他国家扩大生产规模、如何培训员工操作新设备以及未来是否会裁员等细节问题。
显然,富士康的这些举措并非仅仅出于改善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考虑。老龄化趋势以及随之而致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让中国原本的竞争优势正逐渐消失。与此工资水平也在稳步上升。经济学家杨河清认为,从长远来看自动化创新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创新,但也指出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在互联网上,网民对富士康的自动化计划持不同意见:有人支持认为这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也有人担忧这会加剧失业问题。无论如何,富士康的这些举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未来的窗口:中国这个曾经的低薪国家站在了自动化的巅峰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在这一趋势推动下我们将见证一个全新的工业化时代,其影响深远且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