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动化飞行:无人机避障才刚刚起步
当下,消费者级无人机最大的需求莫过于强大的避障功能。跟随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固然方便,但若途中遭遇障碍物,后果则不堪设想,可能会带来昂贵的损失。这并非担忧自动飞行会必然导致事故,而是需要像汽车驾驶员一样,拥有主动避免事故的安全系统。
那么,机器能否在未来学会躲避障碍呢?
避障技术无疑是智能自动化飞行道路上的一小步,但意义重大。我们期望无人机能够检测到障碍物并主动避开,而最终目标是让无人机像专业飞行员一样,了解周围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目前,大疆的精灵4在避障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其竞争对手昊翔也即将发布的Typhoon H同样具备避障系统,这两款无人机在飞行时都能有效避免直接碰撞到物体。即便是大疆的精灵4,其避障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它能避免大量的意外事故,但在识别后方及某些小障碍物时仍可能出现问题。避障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尚无法做到完美。Typhoon H装备的英特尔Real Sense系统似乎是一个更为全面的避障方案,它能根据移动中的物体调整飞行路线。
昊翔的Typhoon H在避障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智能自动化飞行的未来充满可能,而避障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更是引人期待。
不久前,我们曾介绍过Skydio这家企业,他们正在研发一套能测绘周边环境的系统,并做出智能选择。这套系统不仅仅能检测障碍物。Skydio的CEO Adam Bry表示,他们的系统能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信息,做出智能决策,就像专业飞行员一样。
未来,机器自主学习将是发展方向。消费者级无人机将更全面地了解周边环境,随着飞行的增多,它们将学习更多关于周边世界的信息。这种动态的感知技术由斯坦福大学的Ross Allen与Marco Pavone开发。他们在最近一篇名为《实时动态规划在避障中的应用》的论文中提到,他们的系统能通过周边环境,采用最理想的控制方法做出决策,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预先计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自动化飞行的梦想已不再遥远。未来,我们将见证无人机如何变得更加智能,如何更好地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
家用机器人
- 智能自动化飞行:无人机避障才刚刚起步
- 写字机器人能代抄作业和模仿家长签字
- 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改善工作环境
- AI能取代作家吗
-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的未来 FB全力筹建神秘部门
- 云计算趋势:让传统软硬件供应商落入险境
- 看机器人表演玩3D打印体验无人机
- 携手漫威电影十周年经典《复联3》 一加再次跨界
- TRobotics通过医疗康复机器人与物流机器人实现事
- 2025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出炉 送餐机器人市场
- 项目落地快马加鞭!未来机器人部分新上线案例
- 最有爱跨界 丰田将开发人工智能高级轮椅
- 四川长虹拟收购优质军工资产 提升综合盈利能
- 性爱机器人竟如此栩栩如生?
- 统筹推进标准化军民融合工作部署会召开多部委
- 科技防汛智能预警运用信息化提升应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