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刘慈欣:人工智能赢了,人类该恐惧吗
随着阿法狗和李世石围棋大战的落幕,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再次被掀起。许多人担忧人工智能将崛起并最终统治人类,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这种担忧或许过于焦虑,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认识。
人工智能在围棋比赛中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其在所有领域都已经超越了人类。尽管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已经远超过人类,但在其他领域,如自然语言处理、直觉、想象力等方面,人工智能仍然进展缓慢。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如阿法狗,仍然是弱人工智能,距离全面超越人类的智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未来出现像“天网”一样的强人工智能,人类也不必过于恐慌。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不可能没有弱点。人类会预测到某种级别的强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例如,限制其与外部世界的硬件连接、切断其能量供应,或者寻找与之共存的方式,如人机结合。
人类要想达到强人工智能的水平,还需要克服三道技术障碍。我们对自身意识、智力和脑科学的理解还非常有限。大脑神经元的结构复杂程度令人难以置信,科学家们甚至认为智力的过程可能在量子层面上发生。现有的计算机性能虽然提升迅速,但仍然受限于冯·诺依曼结构。这种结构与人类并行的大脑结构完全不同,对新结构的研究进展缓慢也是一个挑战。现阶段计算机的计算容量还未达到人脑的计算容量,尽管摩尔定律曾预测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不断增长,但现在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放缓,这一定律可能即将失效。
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影响。人工智能已经在电子商务、服务性行业和机械性工作等领域开始替代人类的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从而改变社会结构。
现在我们需要认真考虑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既是我们的伙伴、朋友,也是竞争对手。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也应该珍视和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便利。核能最初作为恐怖武器曾让世界陷入危机,但现在已经被关进笼子,成为人类的伙伴。同样地,只要我们理性地对待人工智能的风险和挑战,共同努力消除隐患,我们就能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希望。▲(作者是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家用机器人
- 科幻作家刘慈欣:人工智能赢了,人类该恐惧吗
- 中国收紧无人机相关法规,爱好者蜂拥考执照
- 雷柏成立子公司 专注做工业机器人
- 青海玉树有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来自杭州
- 多款机器人供你选择:居家小帮手,好用,实用
- 90后中专生:学好技术本领 迎接机器人时代
- 工信部出台意见推动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
- 紧抓5G技术发展车联网产业潜力不可小觑
- 澳大利机器人企业Fastbrick Robotics成功利用机器人
- 远大机器人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加码
- 记者要失眠了?美联社在棒球比赛中应用AI写稿
- 小忆儿童陪伴机器人发布 主打自然对话互动
- 基因编辑工具不再昂贵 黑客就可打造生物武器
- IBM与微软在云计算领域展开合作
- Linkfit+发布全球首款环境及体感智能手环
- 2025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四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