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无人机相关法规,爱好者蜂拥考执照
据英媒报道,北京北部某飞行基地上空,充斥着飞行员的轰鸣声响,他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试飞前的起飞和降落练习,为获得飞行执照而努力奋斗。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制造商的崛起。今年,为解决一系列误入机场的事故,中国采取了严格的规定,引发了飞行执照的热潮。这一热潮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纷纷报名参加飞行训练。
北京一家飞行训练学校的负责人杨诺强调,飞行并非儿戏,“这涉及到复杂的空中理论知识。”他希望有更多学生报名学习,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自己的飞行技能。对于那些希望获得飞行执照的人来说,新的法规收紧和法律框架的建立意味着他们需要首先获得执照才能合法飞行。
高会强是一位32岁的建筑公司员工,他的公司要求其办理飞行执照。他表示,“相关法规正在收紧,我们必须先拿到执照。”对于个人购买者来说,中国的规定要求,从6月1日起,购买最大起飞重量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必须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实名登记系统”上进行实名登记。
尽管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花费万元人民币获得官方认证的人来说,未来的相关法规还存在不确定性。一家大疆商店的经理郝家乐表示,“很多人都在观望,不知道下次的监管政策何时出台。”尽管存在这些限制因素,但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光明。
据国际数据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航拍市场在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8%,从2015年第三季度的4万架无人机出货量增至2019年的300万架。中国已有超过12万架无人机完成登记注册,相比之下,美国的注册用户只有7.7万名。
在这个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巨变中,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的大疆技术公司在商用和民用市场占据了70%的份额。这些数字不仅展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对于无人机行业的重视和投入。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中国的无人机行业仍然充满活力和潜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飞行执照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情,无尽的蓝天。(编译/王惜梦)
家用机器人
- 中国收紧无人机相关法规,爱好者蜂拥考执照
- 雷柏成立子公司 专注做工业机器人
- 青海玉树有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来自杭州
- 多款机器人供你选择:居家小帮手,好用,实用
- 90后中专生:学好技术本领 迎接机器人时代
- 工信部出台意见推动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
- 紧抓5G技术发展车联网产业潜力不可小觑
- 澳大利机器人企业Fastbrick Robotics成功利用机器人
- 远大机器人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加码
- 记者要失眠了?美联社在棒球比赛中应用AI写稿
- 小忆儿童陪伴机器人发布 主打自然对话互动
- 基因编辑工具不再昂贵 黑客就可打造生物武器
- IBM与微软在云计算领域展开合作
- Linkfit+发布全球首款环境及体感智能手环
- 2025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四大发展
- 企业用户对于云的10大担忧:安全性难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