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遭雷击怎么办? 机器人首进故宫灭火
故宫的消防演习与未来展望:深化保护,焕发新生
随着今年故宫博物院九十一岁华诞的到来,一场规模宏大的消防实兵演习在太和殿区域展开,不仅展示了故宫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了其对文物保护的坚定决心。在这场演习中,“防爆消防灭火侦查机器人”的出现成为了亮点之一。
演习开始于昨日上午10时10分,模拟太和殿遭遇雷击引发火灾的紧急情境。安全监控中心迅速报警,消防队伍集结,奔赴火灾现场。整个演习过程紧张有序,扑救、警戒、救护等环节紧密配合,历时近一小时,获得圆满成功。参与演习的各单位人员约500人,展现了故宫消防工作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故宫,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古老宫殿,一直将防火工作视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史上太和殿曾两次因雷击引发火灾,每一次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故宫在防火工作上下足了功夫,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提升应对火灾的能力。
在昨天的演习中,消防部队展示的先进救火设备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包括大力A类泡沫消防车、32米高的云梯车等。而“防爆消防灭火侦查机器人”更是成为了一大看点。这些小巧的机器人,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稳稳地登上太和殿前的台阶,举起水龙冲入火场。
除了防火演习,故宫还在着手拆除一批彩钢房等临时建筑,进一步消除火灾隐患。自2012年以来,故宫已经陆续拆除了部分彩钢房和其他临时建筑,总面积达到14800平方米。明年,故宫将全部拆除原有的彩钢房建筑和其他临时建筑,只保留古代建筑和部分经过批准的传统建筑。
这一举措不仅将提升故宫的消防安全水平,更将让观众欣赏到更加纯净的古建筑群风貌。拆除临时建筑后,观众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参观空间,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这也展示了故宫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
故宫在文物保护工作上不断迈进,通过深化保护、焕发新生,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未来,我们期待故宫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用机器人
- 太和殿遭雷击怎么办? 机器人首进故宫灭火
- Google开发出令人震惊的人工智能,现在又要限制
- 基于AMB的辊筒式产线对接机器人 能实现生产设备
- 世界首个机器人雇佣中介公司成立 可按小时付费
- 微软斥巨资研究DNA存储技术 信息保存超一千年
- 这不是科幻:超级高铁车厢将用上美国队长
- 中美欧医疗机器人均处婴儿期 专家盼其有思
- 这家青企打破国际技术封锁 国内首个清理回收水
- 创新工场与搜狗等发起全球AI挑战赛 开放科研数
- 大疆推出迷你无人机Spark:可手势操控
- 新一代冰翅嵌入式准系统BIS6910F问世
- 2025烟台院士峰会暨数字地球与空天信息应用发展
- 科幻将成现实?下一变革数字助手将取代应用程
- 华为发首款AI移动芯片麒麟970 新一代Mate将搭载
- 第九届湖南省机器人竞赛株洲开幕(组图)
- 未来杯机器人大赛培训在上理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