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疫情防控 全国八万家企业或将迎来发展高潮期
疫情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领域大放异彩。其精准筛查、推演和溯源病毒路径等功能,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像AI辅助诊断和AI测温仪等应用,只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阶段的冰山一角。尽管人工智能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无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我国,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具有广泛的基础,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关键力量。从企查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正在迅猛增长。
目前,全国共有82512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9782家,占比24%,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江苏省和福建省分别以6539家和5966家的数量位列第二和第三。
从时间轴上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企业新增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2019年,新增企业数量达到了顶峰,为30640家,占总数量的37%。而且,在企查查数据的统计中,四季度的企业新增数量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第四季度更是达到了高峰。
在专利数量方面,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公开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两年,专利公开数量的增长速度迅猛。截止到目前(三月中旬),今年的公开专利数量已经接近去年一整年的水平。
企查查数据还展示了我国十五家主要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状况。其中,北京和广东各有六家企业入选,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中包括了十家上市公司。以BAT为首的科技巨头们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领域,希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