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信息管理(PIM)助力中国制造2025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销售
在过去的数年中,全球制造业市场经历了深度的转型与升级。像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等先进策略纷纷涌现。相较之下,中国制造业的传统模式,依赖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优势,主要发力中低端制造,如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变革,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同时专家们也呼吁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特别是在产品研发、生产流程和设备方面。在关注这些核心转变的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工业制造业的产品营销。
尽管社交、电商和O2O“共享经济”等科技在各行业大放异彩,但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利用科技解决营销问题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智销”的概念从未像“智造”那样受到重视。
以当前最热门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为例,大多数企业在市场和销售环节遭遇的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关系型销售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如果不重视市场和销售环节的智能化,将会对工业机器人产业造成严重影响。那么,在“工业4.0时代”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更新与市场和销售相匹配的策略呢?
深入挖掘这些痛点,我们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和销售环节不能仅依赖人际关系和简单的说辞。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比例高达四分之一以上,但使用密度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企业可能认为,有如此大的需求,销售只需动动嘴皮子即可。实际上,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商在市场和销售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
工业机器人领域属于大型项目销售,涉及复杂的过程和多个决策者。销售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企业也需要更高效的产品信息呈现与传递方式。例如,在销售人员外出拜访客户时,如何生动有效地展示产品优势、弥补销售人员的不足,是一个值得企业深思的问题。针对客户个性化的产品选型需求,企业应开发出基于自身产品的选型模型,帮助客户快速筛选出适合的产品组合。
传统的纸质样本营销模式存在诸多局限。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国际大型制造业企业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包括abb、施耐德、西门子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三菱、库卡等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均通过部署PIM解决方案来解决市场销售环节的痛点。PIM即产品信息营销管理(Produc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不仅涉及对产品信息的制作和展示,还包括追踪、协调销售与市场的合作,旨在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通过这些解决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更有效地传递产品信息、提升销售业绩并优化客户体验。这一系列变革预示着PIM或将成为工业机器人领域营销的新趋势。在中国的工业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实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号召下,企业的产品信息管理(PIM)成为了推动市场竞争和销量的重要支柱。这一点在三菱电机自动化这一标杆案例中展现得尤为淋漓尽致。针对公司内部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尤其是其工业机器人领域,三菱电机自动化通过部署先进的PIM解决方案,实现了产品信息的全方位管理。销售人员借助这一系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示产品魅力。他们通过三维动画和3D模型展示产品,让客户体验到手势互动下的产品效果图,全方位展示产品的性能和独特价值。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无疑极大地吸引了客户的目光。对于一些保密性的需求,销售人员能够设置浏览权限,确保信息的保密性不被侵犯。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这一解决方案,销售人员还能追踪销售过程中的客户行为数据,如浏览次数、下载次数和分享次数等。这些宝贵的客户反馈数据不仅帮助三菱电机自动化销售团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推动销售业绩的显著提升。对于我国正在走向智能制造和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来说,“智造”与“智销”是缺一不可的双翼。如何提升市场与销售能力,三菱电机自动化的案例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随着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制造业企业对PIM解决方案的部署需求正在迅猛增长。在全球制造业巨头纷纷布局这一领域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应积极拥抱变革,紧跟全球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智造”与“智销”的双重战略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赛道上,我们既要保持自主创新的步伐,也要借鉴全球最佳实践,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