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智能代客泊车项目公开路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种全新的停车体验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想象一下,你在驾车到达目的地后,无需寻找停车位,只需通过手机APP发出指令,你的车辆便能自动驶入附近的停车场,并找到空位停好。这一切如同科幻大片的场景,如今已经部分实现。
在汽车·创新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正在展开——智能代客泊车项目。这个项目不仅在一期研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已经开始规划二期的产业化目标。通过多方合作,该项目旨在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停车场景,通过新增与更多主机厂的合作,扩大参与的车型和车辆数目,提出更为通用的车端解决方案。
在智能代客泊车项目中,每一辆参与进来的车辆都需要进行自动驾驶改制。奇瑞新能源提供了基础车辆奇瑞eQ1,并与其他团队一起进行自动驾驶改制。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和上海逸驱主要负责自动泊车主控制器的开发与车辆改装布局。地平线公司则负责让eQ1自动驾驶系统变得灵动起来,从感知、定位到决策,再到路径规划以及车辆控制,使得车辆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自主开到停车场并精准停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团队也在忙碌着进行地面停车位与地下车库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一中心四系统:中心管控平台、高精度定位系统、网联通讯系统、车位感知与控制系统以及全流程视频监视追踪系统。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首批停车位的智能化改造工作。
智能代客泊车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单一场景的自动化停车,更是将其产业化。在二期的规划中,汽车·创新港希望通过优化车辆调度控制、增加更多的场端应用场景、固化环境端改造技术等方式,形成适应于无人驾驶泊车的停车场标准。他们希望通过云平台实现遥控车辆的目标,便于云端统一协调与调度,并通过场端的感知与定位系统辅助车辆决策,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尽管智能代客泊车的商业化落地和真正产业化仍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和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整体技术方案的确定、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等。“智能代客泊车”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蓝图。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更是为了提升城市管理和效率、增加停车位的利用率、节约人们的时间成本。上海国际汽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切都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以及单位的积极参与与共同推进。”让我们一起期待无人驾驶技术在未来的更多突破与应用吧!“星辰计划”:智能泊车走向产业化之路,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
随着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们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汽车革命。“智能代客泊车”正是这场革命中的一颗璀璨星辰。它不仅是汽车领域创新项目的一个缩影,更是未来出行方式变革的先锋力量。近日,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多个创新力量共同发布了振奋人心的“星辰计划”,旨在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飞速发展。
想象一下无人驾驶汽车的宏大场景,“智能代客泊车”项目正悄然改变我们的停车方式。它拥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以汽车为主的解决方案,要求汽车具备强大的感知与决策规划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停车环境,包括通讯能力有限的停车场;二是以基础设施为主的解决方案,通过将核心技术放在场端,实现云端通讯,让停车场内的车辆自动寻找车位并泊车。
“星辰计划”并非孤立存在,它是汽车双创领域更大计划的一部分。随着政策的扶持和资源的整合,“星辰计划”正全力推进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应用。通过政策补贴、研发空间、测试场地以及商业落地平台等资源的整合,“星辰计划”旨在助力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上海国际汽车城预计在未来五年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包括“智能代客泊车”在内的优秀项目走向商业化示范。入选项目的企业将有机会获得高达项目总投入30%的资金补贴。
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链最齐全的区域之一,正经历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星辰计划”的实施将全力打造一个全产业融合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汽车产业,也让跨界进入者、创新创业公司和传统车企实现了无缝对接。这是一个多方协同作战的过程,旨在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五年,“星辰计划”将扶持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实现技术与商业对接,推动汽车产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的新时代。随着“星辰计划”的推进,我们相信未来出行的美好愿景已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