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工业市场规律 抢占软体机器人发展先机

服务机器人 2025-02-19 10:26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探索柔性机器人的未来:从藤蔓到智慧大白

有一种革命性的机器人正在崭露头角,它如同藤蔓般柔软,伸展自如,探索各种未知角落;在水中,它如鱼得水,灵活摆动,宛若水中舞蹈的精灵;它的形象也可能像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一样,智慧且可爱。这就是我们的软体机器人。

尽管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现实中的软体机器人技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大多数应用的软体机器人更像是手的形态,尽管实用但仍局限于某些特定领域。真正的变革正蓄势待发。高少龙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我们可以期待创造出更多如大白般的智能和柔软的机器人。”

高少龙是北京软体机器人公司(SRT)的创始人,也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能将软体机器人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的初创企业的领导者。他是一位从高校走向创业的勇者,选择全身心投入软体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他坚信:“软体机器人技术将开启全新的领域,并带动多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此,他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全心投入这个全新的领域。虽然创业初期面临重重困难,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始终相信技术和产品的前景。

SRT的主要产品是柔性爪夹,它像一个由气体驱动的异形气球。当输入正压时,爪夹会收紧;当抽出空气形成负压时,爪子则松开。这种简单的原理赋予了柔性爪夹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今,SRT的柔性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行业,包括富士康、台达、华为、宁德时代、博世、安井股份等知名企业。他们的业务也在不断拓展,从单一的柔性爪夹产品发展到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设备级解决方案。

高少龙和他的团队在技术研发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经历了从最初的寿命不足8000次到如今的夹具寿命提升了几百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尝试柔性材料,反复更改结构,进行大量的技术耦合和实验。如今,SRT的柔性爪夹的重复定位精度在0.04mm,最高抓取速度可达150次/分钟,使用寿命更是高达300万~600万次。

尽管软体机器人的驱动原理看似简单,但它需要结构、材料、控制等多项技术耦合实现。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工艺和使用性能,柔性爪夹的设计必须考虑实际的需求。这需要科班出身的理论和技术实力支持,才能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高少龙表示:“尊重工业市场规律,是我们抢占软体机器人发展先机的关键。”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这些年积累的实验数据共享给整个软体机器人行业。他们的业务领域也从早期的食品和生鲜逐渐拓展到3C、玻璃制品等行业。除此之外,他们还在研发康复医疗用的柔性外骨骼等跨行业产品。他们始终相信技术的力量可以推动软体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他们是清醒的创业者,抓住市场发展先机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可能。他们希望以技术为引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并期待未来更大的突破和创新。高少龙在接受镁客网采访时,针对柔性机器人的深度技术挑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当前软体机器人领域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在于定量控制。与传统的机器人不同,软体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及自由度无法沿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因为它们的动作原理截然不同。

高少龙表示,当前的软体机器人技术尚未达到完全逻辑化的状态,这也是他的团队以及整个SRT公司试图突破的重要方向。他满怀信心地表示,一旦这一技术壁垒被突破,他们就有可能创造出像《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一样的智能机器人。

作为一个极具洞察力的创业者,高少龙对技术、产品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知。他强调,公司不仅要懂得工业市场的规律,还要合理规划业务。许多创业公司失败的原因并非技术不足,而是资金链断裂。除了融资之外,还要注重业务的合理规划,保证在业务扩张的同时维持一定的利润率。

在谈及SRT的发展历程时,高少龙表示,在软体机器人这个新兴行业中,要想抓住先发的优势,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实力,更需要敢于冒险的勇气。从SRT一路走来的经历来看,这个行业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高少龙表示,SRT希望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解决各行业异形易损物品的搬运难题。在技术的普及阶段,SRT也会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解决方案案例来引导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软体机器人最近还被选入了科沃斯蒲公英加速器为AI与机器人领域的初创公司打造的X加速计划,该计划已经助力了多家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受到创始人们的好评。这一加速项目还包括仙知机器人、肇观电子、普渡机器人等众多知名企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