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熠 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主要在电子产品上
在充满活力的广州,一场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盛会于2015年12月19日拉开帷幕。这场名为“智造未来,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聚焦了众多目光。大会全程直播,其中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熠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演讲。他明确指出,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增长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是逐渐向电子产品领域扩散,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尤为显著。这一观察,不仅展示了市场的新动向,也反映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王熠教授介绍道:“香港科技大学在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正迈出坚实的步伐。尽管我们的机器人研究院成立时间不长,但我们已看到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学校成立25周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工科实力和全球领先的科学研究水平,已明确了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策略。其中,无人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机器人技术被列为核心发展方向之一。
学校不仅关注内部科研推动和创业精神的培育,更积极响应外界变化的动力。随着香港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创业氛围的兴起,尤其是科技局成立及其提出再工业化目标的背景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被置于重要位置。机器人研究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对此,王熠教授强调:“我们的机器人研究院不仅要立足香港,还要放眼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特别是在珠三角这样的市场热点地区。”
研究院不同于传统的独立研究机构,它更像是一个汇聚不同学科背景专家的平台。这个平台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尽管目前面临资金短缺等挑战,但凭借优异的研究成果和强大的团队潜力,研究院充满信心地迈向未来。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已经开设了机器人课程并成立了相关研究小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汪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便是在这一框架下诞生并得到支持的结果之一。随着科研团队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他们对未来的机器人产业充满信心。再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
在全球的工科领域,机器人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我们不紧跟这一步伐,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今,机器人技术不仅是学校研究的重点,更是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研究院正致力于组织学生们参与各类项目,将他们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形势相当乐观。以富士康为例,他们已经大量采用了机器人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国内,机器人的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对于我们研究院来说,掌握关键技术是重中之重。没有核心技术,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关于这些关键技术,涵盖了八大领域,每一项都至关重要。
有了这些关键技术,我们就可以将其集成,进一步推动机器人的发展。我们的机器人研究院有五大研究方向:首先是工业应用机器人,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的装配上。在深圳、东莞等地,上千家电子企业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其次是无人飞机和无人车,特别是无人机领域,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农业、石油等工业市场也是我们的目标。
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已居全球首位,其应用市场正在不断扩大。电子产品市场尤为突出,虽然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坚信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我们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围绕深圳的电子企业需求,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手机等3C产品的制造领域。这个领域的工艺规范性强,但每个产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我们针对性地研发和应用机器人技术。
我们还关注四大研究方向:无人车、无人应用系统、智能制造和工业4.0,以及智能家庭和智能城市等民生应用领域。香港对智能城市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人机互动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脑神经方面的研究。我们希望借此技术来推动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机器人专业人才,我们还将开设机器人硕士和博士课程,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我们的研究院不仅仅关注科研和教育的推进,更致力于创业精神的培养。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设施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在项目实践中长远发展。在香港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相信年轻人能够看到更多的发展机遇。我们的研究院将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