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擎起常州工业脊梁

服务机器人 2025-02-11 09:00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在《中国电子报》的深入报道中,常州市正以其独特的制造业实力崭露头角。一句“振兴民族高端制造,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标语,凝聚了这座城市工业发展的雄心壮志。

在江苏常州的企业车间里,记者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热情。走进常州市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的齿轮传动事业部生产车间,智能制造的浪潮在这里汹涌澎湃。这里,不仅是常州工业企业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更是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常州市,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其中,装备制造业尤为突出,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超过40%。如今,常州正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致力于盘活优势资源,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以高速列车为例,齿轮传动系统作为其核心部件之一,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戚墅堰机车研究所围绕这一核心,自2014年起开始开展智能制造工程建设。通过智能设计、智能运营和智能制造的无缝集成,引入智能机器人装备生产线等智能化手段,实现了产品研发、制造及物料配送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除了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常州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智能电网装备、智能农业装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基础装备等产业已成为江苏的高端产业,并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常州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驱动力。

对于智能制造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重中之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软件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在天合光能智能车间项目中,MES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调度管理、设备监控及故障自动报警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随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深入覆盖,公司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在关键生产环节,智能化的质量检测设备的运用,建立了产品质量数据库,利用MES信息系统,对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和计量数据进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极高的水平。

走进戚墅堰机车研究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智能化制造平台的搭建,围绕MES系统,实现了从质量检测、产品档案信息化、设备数据实时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借助CAD/CAE/CAM/CAPP等工业设计软件,公司构建了一个智能化设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依托信息化手段,如辅助设计、仿真分析、虚拟试验等,促进产品生命周期最前端的智能化设计。利用仿真与试验数据的对比,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实现设计数据的有效传递,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据《行动纲要》规划,到2020年,常州市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将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将达到98。企业将普遍利用工业互联网开展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融合服务,建成数百个智能工厂(车间)。

在这股智能制造的浪潮中,常州市的一些信息技术提供商视为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工业企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使整个工业产业智能制造形成一个紧密的产业闭环。

常州快克锡焊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戚国强深有感触地表示,无论是智能制造、两化融合还是工业4.0,核心技术的掌握至关重要。该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精密锡焊机器人及周边配套设备,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首位。随着电子工厂对自动化作业和焊接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司成功推出机器人产品,并华丽转型为全方位自动化方案提供商。

同样地,常州市翔云测控软件有限公司也看到了智能制造的巨大市场潜力。该公司从纺织机械控制软件起家,现在已涉足工业智能机器人领域。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掌握的控制系统的软件技术。凭借这一技术,公司在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面对智能制造的浪潮,公司董事长隆正祥表示,他们有信心成为一流的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提供商,为工业企业的智能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行动纲要》的推进,常州市在高档数据机床和机器人领域、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领域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服务商的不断壮大,常州市工业智能制造产业链将更加健全,产业创新价值将实现显著的提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