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下 安川等机器人控制器巨头能否稳坐宝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关于机器人取代各种职位的讨论已成为热门话题。更令人惊讶的是,“男女朋友”的概念也开始出现机器人的身影。这一现象使机器人行业成为当下的焦点,虽然有人认为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假想敌”,但事实上,他们的智能水平尚未达到这一高度。
机器人的智能发展分为三个重要维度:运算智能、感知智能或运动智能以及认知智能。这些领域的进步都离不开机器人控制器这一核心组件的配合,它被视为机器人的大脑,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能力上限。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支,随着各级对这一行业的大力扶持,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器人控制器市场即将迈入高速增长期。
在控制方法上,机器人控制可以分为关节空间控制和笛卡尔空间控制,也可以按照控制量的不同分为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加速度控制、力控制以及力位混合控制等。根据控制算法的不同,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PID控制、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以及神经元网络控制等。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这些控制方法常常相互结合,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在发那科位于日本忍野村的工厂,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每班仅需4名员工进行监工。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工厂也普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机器换人”。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已经低于人工,而且其精度已经能够与甚至超越人工。“机器换人”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是需要专业的操作人才。机器人控制器主要由控制柜和显示器组成,虽然控制器被视为人类的大脑,但目前仍需要人类的编程和操作。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却在机器人产业中并不占据领先地位。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产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作为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控制器厂商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人工智能成为当前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机器人行业也不例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威力,其应用前景广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一变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机器人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历经三代演变:可编程的示教再现型、具备自主能力的传感器控制型,直至高度智能的机器人。这些变革引发了公众对于未来工作前景的担忧: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我们是否将面临失业的危机?智能机器人会成为人类的对手吗?
但不必过于惊慌,智能机器人主要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而非取代人类。尽管它们在效率上超越了我们,但在创造力和创新方面,人类的大脑仍是无可匹敌的。
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日本无疑是机器人技术的强国,而中国则占据了市场的首要地位。日本在机器人生产力方面独领风骚,而国际市场上的机器人梯队分布中,顶尖企业如安川电机、ABB等稳坐第一梯队,新松等国内知名企业则位于第二梯队。
让我们来聚焦几家领军企业:
安川电机以其领先的机器人控制技术,特别是在运动控制器方面的优势而闻名。尽管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但现在正积极加速在华布局,并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增长迅速,已成为除日本本土外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
ABB通过成功收购3D检测和质量控制解决方案领域的顶尖创新公司NUB3D,进一步扩展了其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引领客户走向“未来工厂”。订单额持续增长,显示出其在行业内的强大竞争力。
而在国内,新松和广州数控是两大代表厂商。新松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正在寻求通过并购扩大业务。广州数控近年来市场增长明显,特别是在今年第一季度,订单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
在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中,机器人控制器是与国外产品差距最小的部分。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大多基于通用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进行自主研发,与机器人的品牌相匹配。国内机器人控制器硬件平台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主要差距在于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平台的易用性。对于长期深耕运动控制领域的企业来说,未来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应用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