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见对话科创人物年度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管理创新
在12月12日,一场聚焦于科创人物的年度盛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隆重举行。此次名为“瞰见”的对话论坛,由学院的管理教育推广与发展中心、科创办公室以及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联合发起,同时得到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长三角数字联盟、《管理视野》杂志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品牌合作方沃尔沃汽车的加持也为这场盛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本次论坛以“展望AI·管理WE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人物和专家学者的目光。其中,包括伦琴医疗董事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冯晓源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展锐首席执行官楚庆,中科智云CEO兼首席科学家魏宏峰,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徐云程,云从科技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杨桦以及氪信科技创始人兼CEO朱明杰等。论坛还设有学术主持人,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系主任张诚教授担任。
论坛伊始,冯晓源教授以“智慧医疗: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如何相亲相爱”为主题,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未来。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例,阐释了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互补性,指出人工智能处理规律和逻辑问题,而人类智慧则处理创新和人性问题。他强调,智慧医疗带来的变革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涉及到医疗生态的革新。医学应当充满温度,智慧医疗是人类利用新科技在医学方面的能力延伸,能够更好地解决医疗信息不对称、可及性、公平性以及医生效率等问题,让健康更有保障,生活更惬意。
紧接着,展锐首席执行官楚庆分享了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管理。他阐述了创新的三个特征,并指出知识创新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使命。以展锐为例,他详细介绍了公司如何通过推行IPD流程、建立CMM质量体系以及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科学的工作和项目管理,从而在技术研发和品控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他还强调了在新时代,资本必须与知识创造者、创新管理紧密结合。
整个论坛氛围热烈,与会嘉宾的演讲内容生动丰富,引人深思。他们从不同维度展现了AI科学的传承与管理科学的创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陆雄文院长与嘉宾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经济实力提升的核心动力,也是企业在微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双引擎之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所有人都必须直接参与竞争,而科技革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科创企业家们怀着向善的精神,执着追求,是国家希望与未来的象征。
对话以“科创与AI”为主题,张诚教授担任主持,中科智云CEO兼首席科学家魏宏峰、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徐云程、云从科技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杨桦以及氪信科技创始人兼CEO朱明杰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魏宏峰认为,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基础架构,在普惠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后疫情时代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AI将在资源利用、保障关怀和推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巨大价值。尽管AI和产业融合的道路还很长,但AI进入生活和生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徐云程指出,随着AI技术的普及,它已嵌入生活的各个场景,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需要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在这个数智化时代,企业必须建立法律、、技术三位一体的LET数据合规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素是动态变化的,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一体系。
杨桦认为,机器是人类智慧的延展,人与机器应该协同发展。AI技术需要规范和标准来确保机器和人的协同工作。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分析,即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是推动数据安全流通和释放价值的关键。
朱明杰强调,“数智化”是深度数字化,需要借助算法工程师和AI的力量实现产业的高层次数字化转型。企业必须具备“API能力”,将人工智能工程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
这场对话充满了洞见与激情,嘉宾们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为科创和AI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也让人们更加期待未来的科创与AI的繁荣发展。张诚教授做出总结发言,好的人工智能管理人才相对于技术专家而言更为稀缺。他们需要兼具人工智能技术和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和深刻理解,才能全面把握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掌握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乃至竞争优势的路径和步骤。他们需要从全局出发,创造性地规划和执行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战略,以引领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崭露头角。这些管理人才是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智能引领者,他们的智慧和决策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中国日报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