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进入第二阶段 细分行业应用软件成为竞争焦点
随着产业竞争的激烈和资本的兼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工艺应用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启。如果说第一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硬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自主性,那么第二阶段则是以自主化操作系统和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工艺软件包为代表的软件时代。在这个阶段,软实力成为了征服客户的关键因素。
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入第二阶段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国产机器人应用的行业辐射深度进一步加深。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公布的数据,国产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47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和110多个二级行业。
在梳理机器人应用领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产机器人厂商在2013年之后开始小批量推广工业机器人本体,并在2017年进入了最火热的高峰期。不仅家电企业和地产企业纷纷成立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并开始生产机器人,而且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竞争要素的转变,从核心零部件到工艺软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产业发展第一阶段,人们更加关注机器人核心三大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减速机。随着行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工艺软件的重要性。本体市场热钱涌动,人们开始意识到开发出专用工艺软件包是实现应用场景复制的前提。
例如,FANUC上海研发基地虽然承担着机器人的组装和测试工作,但同时也负责中国以及东南亚区域机器人应用工艺的开发。在汽车行业最红火的20多年里,FANUC主要服务于家电、汽车、电子3C市场,并依赖于下游系统集成的技术去开拓细小且零碎化的市场。对于通用性市场的工艺软件包,除了焊接等几大类外,还有许多其他需求未被满足。这时,像南京埃斯顿这样的企业凭借其专用的折弯软件包Smart Bending赢得了市场优势。外资厂商由于没有专用折弯软件包,使用通用机器人进行现场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使得他们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先发优势的企业往往能够抓住市场的机遇。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工艺应用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软件的重要性超越了硬件,软实力成为了竞争的关键。随着行业应用的深入和工艺软件的开发,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埃夫特机器人:工艺创新的先锋
在软件工艺开发领域,埃夫特机器人一直处于前沿位置。联合佛山新鹏在卫浴领域的喷釉应用上,埃夫特展现了其深厚的实力,不仅开发了专门的喷涂工艺,还为客户量身定制了相配合的机器人。这一切的成就,都源于对工艺软件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现场应用的埃夫特喷釉机器人,无论是定制化机器人还是细分行业工艺软件包,都彰显了其与众不同的重要性。定制化机器人是根据特定应用场景为客户量身打造的,这一过程始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然后针对这些需求开发出适合多场景、高性价比且易于接受的产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工艺软件的发展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
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一种策略或技术可以通用所有情境,“一招通吃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单个细分行业的应用,如手机外壳打磨、scara锁螺丝、桌面六轴检测等,都能支撑起机器人的大量销量。这些定制化的工艺应用并非以量取胜,而是依靠高附加值,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售价。
在汽车市场的批量化生产中,低价机器人一度是库卡、fanuc和abb等企业的销售主力,但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这些企业开始感受到压力。他们曾经依赖的巨大产业市场,如今却成了销售的拖累。这一转变也说明,必须在细分行业工艺软件上取得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细分行业工艺软件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呢?它可以实现快速复制,为工业生产企业提供即买即用的解决方案,有效应对项目完成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环境市场的不稳定性。它缩短调试周期,让客户更易于使用。从通俗的角度理解,工艺软件包就像电脑上的软件应用,它能让用户直接调用已经开发好的各类工艺,无需了解复杂的操作过程。
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格局仍在不断变化。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稳扎稳打。只有深入理解并应用工艺软件,才能真正把握工业机器人的未来方向。埃夫特机器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无论是定制化机器人还是细分行业工艺软件包,其核心都是对工艺软件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紧跟行业趋势,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