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这些工业机器人风向标企业 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2018年注定是一个充满创新与突破的一年。从软硬件两个方向来看,工业机器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软件方面,随着各种新型应用的涌现,机器人管理和监控的App日益丰富,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也日益复杂。这些应用不仅局限于简单的操作,而是拓展到了焊接、搬运等更多领域。而在硬件上,机器人手臂内部正在集成更强大的运算能力,同时配备了更高效能的致动器和其他关键组件。
接下来,让我们重点关注那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技术领先,更是整个行业的引领者。以下是我们值得关注的30家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发那科以其庞大的机械臂安装数量引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潮流。在中国市场,发那科的运营取得了巨大成功,订单数量不断增长,工厂扩建计划也在稳步实施中。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已经成功生产了第50万台工业机器人。
安川电机以其工厂自动化领域的专业技术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而闻名于世。伺服电机等运动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艾波比作为全球十大机器人制造商中的唯一欧洲公司,以其强大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新型机器人产品引领行业创新。川崎重工的新型协作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计划进一步扩大产量。不二越、电装机器人、三菱机器人等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的收购Kuka后,Kuka在亚洲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作为全球最大家电制造商美的的合作伙伴,Kuka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创新力十足,不断推出新型机器人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爱普生机器人作为精工旗下的企业,凭借其精密制造的背景和技术实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史陶比尔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之一,以其深厚的工业背景和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发展。鸿海集团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的母公司,正致力于将全球工厂实现全面自动化。柯马作为汽车集团的子公司也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欧姆龙Adept在自动化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而Universal Robots作为协作机器人的先驱,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think Robotics,作为早期协作机器人的先驱之一,面临着一项主要挑战:如何向用户解释机器人的使用方法。这家公司在这一领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且正在逐步突破难关,取得显著的成果。
在中国,有一家名为新松(Siasun)的机器人制造商,堪称国内最大、最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它不仅是首个加入美国机器人产业协会的大陆企业,还在产品线上推出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机器人产品。除了重型工业机器人外,新松还计划推出用于老年人看护的机器人产品。在中国机器人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也在开发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机器人产品,并在玉器生产线等领域展现了出色的应用能力。这两家公司的竞争在业界备受瞩目,未来的比拼尤为令人期待。
而在韩国,Doosan Robotics等企业也积极投身于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中。其中Doosan Robotics几乎涉及所有行业领域,尤其在发电厂和建筑业中表现突出。该公司推出的协作机器人具有独特的优势,无需与人类员工隔离,可以像其他电动工具一样被人类自由使用。这一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协作机器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在其他地区,如印度和欧美等地,机器人制造商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达明机器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自信的营销方式脱颖而出,特别关注日本市场。这家公司在寻找合作伙伴方面非常积极,并在德国汉诺威展上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博世作为一个家电大厂在全球多个市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协作机器人的高质量表现也吸引了众多客户的关注。诸如川田、东芝等公司在各自的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和创新实践。值得一提的是,东芝作为日本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在全球电气和电子领域仍保持着领先地位。而ST Robotics则展示了速度超快的协作机器人,引发了业界对协作机器人速度与安全性的关注与讨论。台达电和Kinova Robotics等公司也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其中Kinova Robotics推出了一种轻巧的机器人手臂,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和设备上。而Franka这家新兴公司更是研发出了能自我复制的协作机器人,令人瞩目。该公司已经获得了Kuka和富士康等公司的投资支持。与此Mecademic生产的微型机器人适用于生产手表等微型装置领域的应用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地的机器人制造商都在积极探索和创新着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和技术发展,这一领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