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无人艇首航受关注 无人化海军时代还有多远

服务机器人 2025-01-21 11:31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环球时报报道,近日,中国首艘全国产化的百吨级无人艇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自主航行试验,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艘无人艇的设计和性能堪比美国“海上猎人”号无人艇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融合体。它的首航成功,无疑为全球海军无人化趋势带来了新的思考。为何全球各国纷纷涉足无人舰艇的研究与建造?无人化海军时代是否已经悄然来临?

中国首艘无人艇采用三体船型设计,排水量约为两百吨,拥有卓越的自主航行能力。它的最大航速超过20节,能够在五级海况下正常工作,甚至在六级海况下也能安全航行。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攻关,项目团队成功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包括艇型设计技术、电力技术、感知系统集成技术和自主航行控制技术等。无人艇的顺利下水并成功进行航行试验,充分证明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无人艇的自主航行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它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来验证其避碰能力、高速自主航行能力等各项性能指标。尽管如此,中国无人艇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潜力。外媒猜测其可能为中国海军未来的分布式作战和集群作战等新型战术铺平道路。也有观点认为这艘无人艇的出现可能改变中国海军的作战模式。

与此美国也不甘落后,计划打造一支由多达150艘各式舰艇组成的无人舰队。在即将举行的“环太平洋-2022”联合演习中,美国海军将派出全部四种无人水面舰艇参演。这些舰艇包括反潜巡逻艇和专为跟踪低噪音潜艇设计的无人水面舰艇等。其中,“海上猎人”号是美国海军最早专门设计的无人水面舰艇之一,具有自主航行和避障能力。“海鹰”号则是其改进型,配备了更先进的电气系统和武器系统。美国海军对其表现充满信心,预示着未来无人舰队的发展潜力巨大。

各国纷纷涉足无人舰艇领域的原因在于无人水面舰艇和无人潜航器已成为当今海军的重点发展方向。无人舰艇具有自主航行能力,能够在恶劣的海况下执行任务,提高了作战效率和安全性。它们还能执行多种任务,如反潜作战、侦察监视等,极大地丰富了海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方式。无人舰队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在积极推进无人舰艇的研发和试验工作,以应对未来的海上挑战和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无人化海军时代或许已经悄然来临。美国海军正在积极推动高度保密的“幽灵舰队霸主”计划,该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美国海军将两艘商用快速补给船改装为无人水面艇,名为“游骑兵”号和“游牧者”号。这两艘无人艇在第二阶段完成了从墨西哥湾到美国西海岸的超7000公里航行,其中98%的航程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美国海军还展示了“游骑兵”号搭载模块化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标准-6”防空导弹的视频,标志着美军无人艇已经突破了早期的自主航行技术验证阶段。

美国海军的勃勃雄心并不仅限于这几艘无人水面艇。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报道,美国海军未来的舰队将由363艘有人作战舰艇和150艘无人舰艇组成。其中,首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已经下水并开始水下测试。这些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将承担各种高风险任务,如隐秘的海底水文勘测、情报收集以及在敌方港口布设等。

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也在加快无人舰艇的研制。印度国防部最近发布了意向书,邀请工业界和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共同开发水下无人潜航器。无人舰艇的应用前景广阔,得益于其可以在高威胁环境下执行任务而无需考虑操作人员伤亡的优点。无人艇的高隐身性、低噪音、良好的适航性和综合态势感知能力,使其非常适合执行侦察、防空、反潜、反舰等任务。它们的成本低廉,一旦技术成熟,可以大规模建造。无人艇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未来海战规则,新的战术将随之诞生。

美国海军近年来极力发展“分布式作战”概念,强调分散部署作战力量以实现更大范围、更大密度的火力配置。无人艇已成为美国海军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满足分布式作战的数量要求。尽管无人舰艇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国无人艇吨位小,难以装备探测距离较远的雷达等传感器,对其实际运作带来限制。配套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够成熟,是制约无人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人舰艇面临着期待和挑战。各国都在加快研制无人舰艇,以适应未来海战的需要。无人艇的发展仍然需要克服技术障碍,并在实战中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其潜力。《舰载武器》杂志执行主编石宏表示,虽然未来前景广阔,但目前无人舰艇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实践应用才能真正走向实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