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集团人机共舞 机器人化解人力成本压力

服务机器人 2025-01-17 11:29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在拥有上海最大规模之一的机器人工厂的海立集团,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带来深刻的变革。目前,海立已拥有480台工业机器人,从2007年至今,累计替换了一线岗位357个,相当于释放了近千位一线作业员工的生产力。

九年前,海立集团率先引入机器人,作为生产线上新员工。如今,在这家生产空调心脏——压缩机的企业里,机器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黄浦江畔,面对日益高涨的劳动力成本,海立集团通过引入机器人,找到了保持竞争力的策略。

走进海立集团的“科幻车间”,你会看到“铁臂”林立,工人零星。在高温环境下,机器人手臂动作自如,高效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这里,每台机器人都能操作两台或多台设备,展示了惊人的效率和稳定性。

引入机器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机器人入职初期,海立集团也曾面临成本上的挑战。当时,机器人的成本高于人工,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机器人的价格逐渐下降,而人工成本则不断上升。到了2011年,使用机器人的成本已经低于使用一名工人的成本。

除了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也在金融等领域越来越多地扮演起客服的角色。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通过智能机器人省去了大量人工客服岗位。

海立集团的压缩机生产线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过程。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海立集团不仅在其他地方设立分厂,还积极引入机器人技术。目前,海立集团已经拥有多条机器人生产线,工人数量大幅减少。

为了管理这些机器人,海立集团还设立了专门的“HR二部”,为机器人建档并持续追踪其运行情况。这不仅确保了机器人的高效运行,也为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海立集团通过引入机器人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在黄浦江畔,这个企业通过“招聘”机器人员工,找到了保持竞争力的秘诀,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15年,韩国的产业工人享有的机器人福利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37台/万名产业工人。紧跟其后的是日本和德国,分别以323台和282台/万名产业工人占据二、三位。相较之下,世界平均水平仅为66台/万名产业工人,而中国则在这一数据上略逊一筹,以36台/万名产业工人的比例排在平均线之下。上海的工厂却已在这一趋势中崭露头角,机器人密度高达569台/万名产业工人,超越韩国,引领全球潮流。

在这股自动化浪潮中,“第二人力资源部”应运而生,它们负责管理这些智能伙伴。在上海的某工厂,这个部门的职责重大,他们需要确保230余台机器人高效运作,从2007年至今,这些机器人累计投资已达1.87亿元,并成功减员288个岗位。自动化推进科科长陈杰胤透露,每台机器人都有详细的档案,以便于追踪其投资回报。事实上,一台机器人就能顶替三名生产员工,根据2015年的数据,机器人的平均投资回报期约为三年。

“第二人力资源部”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是调整机器人的配置,实现“转岗”任务。通过改变机器人的机械手配置,轻松实现不同工位的转换,大大降低了人员转岗的难度和成本。通过机器人节省的人工费用可以实现内部再投入,形成资金池,再通过再投资实现自循环。

机器人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产能,更让生产波动得到了有效控制。离职、新人培训等因素导致的人员作业效率波动在机器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机器人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高效的作业状态,从而提高准时交货率、减少在制品库存,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上海工厂的钣金壳体生产线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使用机器人后,班产能大幅扩大,人均产能从295台上升到1131台。

机器人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工人的失业。相反,机器人的到来让工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转型。一些工人经过培训后,从原来的重体力岗位转向设备维护与产品检测等技能型岗位,甚至成为机器人管理者。这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大幅增加了收入。海立大量使用机器人后,年人均现金收入从2007年的3.7万元上涨到了8.4万元。机器人还能代替人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

海立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压缩机制造商之一,通过引入机器人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有效缓解了人力成本压力。海立的探索对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从汽车行业到食品饮料行业甚至饲料行业都能见到机器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开始尝试引入机器人技术。海立的应用模式完全有可能在其他制造行业得到复制。未来,海立正在编制面向2020年的机器人规划,预示着上海的大部分车间将实现全自动化作业的美好前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