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研制出中国首款智能安保机器人
近期,机器人领域的热潮持续高涨。在围棋人机大战中,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以压倒性的比分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紧接着,北京龙泉寺推出的名为“贤二”的机器人凭借其呆萌的外表迅速走红网络。而在昨日的第十二届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名为“AnBot”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再次惊艳了众人。
这款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AnBot”机器人,是我国首款集安全保护与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它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低成本自主导航定位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等。其独特的“安保+服务”设计理念以及首创的“事中处置”功能,对于提升国家公共安全和反恐防暴能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外形上看,“AnBot”给人一种萌萌哒、胖胖哒的感觉。它有点像俄罗斯特产的玩具——套娃,以白色为主色,其“头部”装有视频、传感器等装置。这款机器人身高1.49米,体重78公斤,腰围直径0.8米,最大行进时速为18公里,巡逻时速为1公里。它不仅具有自主巡逻、智能监控探测、遥控制暴、声光报警、身份识别、自主充电等多种功能,还集成了地图同步构建及定位、动态路径规划、深度学习智能大脑、视频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AnBot”的续航时间长达8小时。当电量不足时,它能够自主寻找附近的充电桩进行充电,确保任务的持续进行。这一特性使其在应对突发的暴恐袭击等安全事件时,能够更迅速、更及时地做出反应。
研发人员在现场向记者演示了“AnBot”的工作场景:根据事先设置的预定路线,它就像生活中的保安一样,自主开启巡逻和监控。它可以自主巡逻和全方位视频监控,自主避开障碍物。当探测到巡逻区域内有异常情况时,如危险物品等,它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发送至终端监控系统。
“AnBot”还具备多种服务功能,如媒体播放、智能问询、业务办理等。在区域内的人员可以得到实时的安全知识播放、新产品推广、信息提醒、自动回答、导航问路和常见业务办理等服务。借助“天河”超级计算机等强大资源,它还可以为公共安全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预警分析和大数据服务。
目前,“AnBot”已经成功在多个单位实习,并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在国防科大营区,它承担了校园巡逻的任务;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它协助机场民警进行日常巡逻和危爆物品监测;在长沙市博物馆,它既是讲解员又是安保员;在中国工商银行银河支行,它已经部分替代了保安和大堂经理的职能。
与美国的“Knightscope”安保机器人相比,“AnBot”的性能更加先进。它不仅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还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说,“AnBot”是公共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它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更高效、更智能的安保服务体验。肖湘江谈及“AnBot”这款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时,充满了自豪与期待。这款机器人配备了非致命武器,不仅能够在犯罪现场对进行及时威慑和制止,更重要的是填补了当前安防行业在“事中处置”方面的空白。不同于硅谷的安保机器人,“AnBot”的定位更高,它不仅仅局限于安保功能,更融入了服务的元素,实现了“安保+服务”的双重功能,一机两用,既可作为保安员,又能作为服务员。这种创新的设计理念,让“AnBot”在众多机器人中脱颖而出。
关于成本问题,肖湘江表示,“AnBot”的研发团队非常注重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他们采用低成本硬件结合高性能软件的策略,确保了这款机器人的售价远低于同类产品,大大减轻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对于“AnBot”的应用前景,肖湘江更是满怀期待。他表示,研发团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这款机器人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当前,“AnBot”还处于通用型版本阶段,但未来将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行业领域。无论是用于机场、车站、银行、酒店、工厂、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安防,还是用于重要区域、重要目标和边境线的巡逻执勤,甚至用于重要设施的监控,包括大楼、电力管线等,“AnBot”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AnBot”的优势在于它不知疲倦、不惧风险,且工作效率高。肖湘江认为,这意味着“AnBot”能够部分替代安保人员的工作,降低人力资本,实现安保领域的“机器换人”,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未来,“AnBot”不仅可以购买,还可以租赁,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国防科技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已经成功研制出多种机器人。在“AnBot”的研发过程中,国防科技大学按照“低成本硬件+高性能软件”的研发思路,实现了一系列技术跨越,包括机器人操作系统、环境感知、智能控制和任务规划等方面。这为“AnBot”的成功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