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机器人世界杯 国家队今年的4个夺金点
作为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盛事,每一届世界杯都汇聚了全球最优秀的制作团队。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代表中国出战的队伍有望在至少四个项目中摘得金牌。
自清华风神队在2001年的机器人世界杯上勇夺仿真组冠军以来,中国的“国家队”已在多个组别中斩获世界冠军。大赛组委会负责人李翔透露,今年中国队在家庭组、小型组、中型组以及仿真组都有夺金的强劲实力。
国内共有55支队伍参赛,包括中科大、合工大、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而国外参赛队伍更是达到了309支。其中,家庭组中,中科大曾在2014年夺冠,2013年和2012年皆获得亚军;小型组中,浙江大学已两次夺冠,今年面临德国、伊朗、美国等强队的挑战,但依然有冲击三冠的雄心壮志。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机器人如何在球场上大显身手。足球比赛是机器人世界杯中极具观赏性的项目,分为小型组、中型组、仿真组等多个类别。这些机器人有的在屏幕上进行虚拟对战,靠智慧取胜,有的则直接上场拼杀。在昨天的赛场上,那些形态各异、灵活运动的机器人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浙江大学代表队的小型机器人一上场就化身暴力狂人,运动灵活且不怕碰撞。它们用体内的电磁装置将小球推射出去,甚至能撞到飞起。这个团队曾在去年比赛中夺冠,昨天更是以10:0的高比分击败了德国队伍。
国防科技大学代表队的中型机器人在没有手脚的情况下也能踢好足球。它们通过底部的滚轮移动,速度可达每秒钟三四米。底座上还装有360°无死角摄像头,帮助它们在比赛中准确定位球、队友和对手。机器人的底座上还开了口,伸出尖尖的“吸嘴”,专门用来接球和传球。虽然机器人踢球时也有横冲直撞、出界犯规的情况,但比赛中有专门的裁判员进行评判。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大学的代表队“水之队”在今天的比赛中表现出色,以10:0和4:0的比分完胜对手,成功晋级小组赛。现场队员介绍,每经过一场比赛,机器人的运算编程都会得到完善和优化。他们的机器人速度快且稳定,这是他们取胜的关键。
“水之队”的底气源于他们的实力和之前的优异成绩。在2013年的机器人世界杯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夺得了冠军。面对正在进行的比赛,他们表示将全力以赴,期待取得好成绩。仿真组:虚拟球员展现个性化战术
代表队:合肥工业大学引擎队(HFUTEngine)
在机器人世界杯的舞台上,仿真机器人足球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片场地上,没有实体球员的身影,只有虚拟球员在屏幕上驰骋。
合肥工业大学引擎队的工程师们,通过精心编写的算法,操控着仿真机器人足球队在比赛中展现出惊人的实力。这些算法,如同真人足球的战术和阵型,决定了虚拟球队的战斗力。
仿真机器人足球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技术内涵。黄悦工程师透露,他们的团队已经连续8年打入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决赛,并在去年的比赛中取得了仿真3D组第7名、仿真2D组第12名的优异成绩。今年,他们更是新建了跑位模型和传球模型,提高了虚拟球员之间的配合度。
比赛过程中,虚拟球员也展现出“个性”。不同于真人足球的固定站位和配合,仿真机器人足球赛中,机器人的站位和战术更类似于全攻全守的风格。计算机根据场上的态势统筹决定机器人的行动时机,而每个机器人还预设了不同的踢球风格。
守门员在关键时刻还会弃门出击,而其他球员则会自动补充到守门员的位置上。由于机器人不会“手球”,场上甚至可以随意更换守门员。这样的设定使得比赛更加充满变数。
针对不同的对手和比赛风格,工程师们需要准备多套战术方案。黄悦工程师表示,每次比赛至少要准备五套以上的程序代码,包括常规赛、加时赛、点球方案等。
类人型机器人足球比赛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浙大的ZJU Dancer队类人型机器人,虽然在上半场看似动作缓慢、甚至有些弱不禁风,但它们同样技能加身。通过摄像头识别球的颜色、定位球,思考后把球踢进球门,完全自主完成比赛。
在这片充满技术与智慧的赛场上,虚拟球员的每一次出击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他们展现出的个性化战术和精湛技能,让人不禁赞叹科技的魅力。关于浙大的类人组机器人,其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辉煌战绩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在与顶级强队德国WF队的小组赛中,ZJU Dancer队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据队员透露,他们在世界杯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第三名,这也是他们的一次巅峰表现。而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ZJU Dancer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出色的团队协作,以2:0的比分赢得了这场小组赛,再次证明了他们在机器人竞赛领域的强大实力。这场比赛不仅是对队员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磨砺。他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赛场上展现出浙大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