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部分国产机器人性能已达国际水平

服务机器人 2024-12-14 12:15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充满活力与创新——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探秘】

近日,北京盛大开幕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大会的展区里,汇聚了来自全球顶尖的机器人技术与创新产品,其中,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深入探访,发现众多富有科技感的展品,展现了中国机器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崭露头角。

走进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江豚机器人,它运用仿生运动技术,展现出高超的游泳技巧。还有帮助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设备,以及充满科幻色彩的外骨骼机器人。这些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从展会的变化来看,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申昊科技副总经理熊俊杰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展示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已经与国际顶尖水平不相上下,展现了中国机器人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据贝壳财经记者从大会获悉,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2%。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尤为突出。

走进工业机器人的展区,记者发现,中国的工业体系早已融入机器人的身影。机器人已经成为工厂流水线和自动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睿科技展出的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款机器人采用激光SLAM视觉技术,能够举升重达600公斤的重物,而且最大的AGV机器人载重能力更是达到3吨。

这些AGV机器人在工厂环境下,可以设定好程序自动运行,与生产设备无缝对接,随时组成“流水线”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提高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更使得生产流程更加灵活高效。这些机器人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现了全球机器人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尤其是中国机器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这些富有科技感的机器人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更在医疗、康复、制造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未来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突破。图说:华睿科技的AGV机器人风采一览

近年来,本土机器人企业如沈阳新松、哈尔滨博实、上海新时达、广州数控、安徽埃夫特以及北京珞石等,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搬运、焊接、装配等操作型任务,逐步拓展至加工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解决方案正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熊俊杰对此深有感触:“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以机械臂为例,现在的机械臂已经不仅仅是在产线上重复动作展示,它们已经深入到农业领域,可以摘水果、给猪打针。在骨科治疗方面,机械臂的路径规划和引导柔性协作功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应用实例都是四五年前无法想象的。”

不仅如此,此次大会还展现了众多充满潜力的机器人产品。一造科技发布的“元宇宙3D打印机”成为焦点。贝壳财经记者在该公司展台看到,从椅子、桌子到超过3米高的展台布景,无一不是由这台神奇的3D打印机器人“制造”而成。一造科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我们的3D打印机,元宇宙中的设计作品可以直接在物理世界中打印出来。无论是小尺度的器物还是大尺度的艺术装置,都能轻松实现。”

图说:一造科技的革命性3D打印机及其杰作:栩栩如生的桌椅与壮观造景

据贝壳财经记者从中国电子学会获得的消息,中国已经把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作为重要的工程任务。国内厂商已经攻克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一进步无疑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创新与突破。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IFR统计数据测算,近五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将达到87亿美元,到2024年更是将超过110亿美元。这一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处在一个繁荣和充满活力的阶段。

除了工业领域,机器人在服务以及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服务机器人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代表,其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医疗领域是服务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场景之一,医疗用机器人几乎占据了机器人大会B馆展区的一半。

在众多机器人中,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研发的江豚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机器人采用了长江江豚的原始灰色配色,并参照其运动仿生学设计,可模仿长江江豚的游动模式,完成上浮、下潜、滚转、倒退等水中动作。它的高机动性使其在探测水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也已经接到了不少海洋公园的订单。

在术锐科技展区,一台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展示了惊人的精准度和灵活性。这款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领域王冠上的明珠,应用了可形变对偶连续体技术,采用镍钛合金材料,既可推又可拉,在手术中能够完成高难度的操作。它的出现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走进北京大艾机器人展区,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的场景,一系列酷似电影中“外骨骼战甲”的机器人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机器人仿佛是从未来世界穿越而来的使者,它们不仅外观震撼,更在实用性上大放异彩。展台的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这些机器人专为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设计,适用于早期和中期康复训练。只要程序设定得当,机器人将自动带领患者以自然的步态行走。在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激动时刻,杨淑亭女士所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是大艾的产品。而此次展出的全新大艾Ai外骨骼机器人艾行,则代表了行业的一流水准,它的出现是基于传感器优化分布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全新Ai算法和传感网络技术的结晶。

图说:观众体验“试穿”外骨骼机器人的未来感

贝壳财经记者从中国电子学会获取的资料中了解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速,以及建筑、教育等领域的强劲需求,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展现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预计今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到2024年,随着新兴场景的拓展,这一规模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在展会的一角,特种机器人迎来了新需求爆发的机遇期。除了工业和民用机器人外,展会上还涌现了许多具有特殊用途的机器人。在中兵智能展台,观众被一台酷似“装甲车”的机器人吸引。据了解,这台由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研发的围界安防无人巡逻车曾在非洲某工业园区“服役”。面对复杂的非洲环境,为了保障我国驻外工作人员的安全,两台无人巡逻车被派往园区进行安防巡视。除了自主巡逻,这些无人巡逻车还具备人员驱散、无线喊话、监控录像等功能,确保夜间也能不间断地保护人员安全,单次行驶距离可达50公里。

这些特种机器人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创新,更展现了未来服务机器人的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场景的不断拓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功能齐全、性能卓越的特种机器人涌现,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的展台上,一台犹如现实版“坦克”的履带机器人无疑成为了焦点。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看似“炮管”的装置其实是水炮的发射口,专为高层灭火和危化环境的消防任务设计。据展台工作人员透露,这台消防机器人的喷水流量高达每秒200升。

图说: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的领先消防机器人技术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常立强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该公司在消防机器人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提到,公司在2016年前就率先进入了这一空白市场,并在多次重大火灾中展现了机器人的价值。例如,在2021年沧州的油罐着火事故中,公司调派了近20台消防机器人进入工业园区,持续灭火两天两夜。目前,公司已实现了从减速机、驱动器、电机、水炮到电池、履带等关键部件的完全国产化,且已向国内供应商实现流水线定制。

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在面对地震、矿难、火灾等公共安全事件时,对特种机器人的需求极为迫切。随着多项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特种机器人在煤矿、深海、极地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自2017年以来,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30.7%。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美元,并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到2024年有望达到34亿美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